肖荣华
山东省齐河县第二实验小学 251100
【内容摘要】 积累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中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有分析问题及看待问题的能力,能力固然重要,但它却永远离不开基础。语文学习的积累包括基础知识的积累、阅读的积累、作文的积累。搞好语文学习不是一天成功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靠学生自己去积累,去体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敢于自己主动去学习,那么在文学世界中就会提高他们自己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积累 基础知识 阅读 作文
有很多人一说到语文就感到很头疼,感觉这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学生学起来感觉烦,老师上起课来感觉没有头绪,特别是一到考试,学生脑中可谓一片空白,全是一些创新型的课外拓展知识。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感觉无用,老师在教时就感觉有劲却使不上,可能这就是语文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通病。
针对这些观点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虽然现在开放型的题目较多,但是他们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在学习中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有分析问题及看待问题的能力,能力固然重要,但它却永远离不开基础。关于知识的积累我在平常教学中通常有几种小办法:
(一)关于基础知识的积累
现在的教学特别注重文言文,在平时学习和考试中经常是学生头疼的问题,前段时间我测验了一下第五单元,在批阅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字词解释及翻译方面学生出现的错误太多。
以前我都是安排学生课前小背诵(每次古诗两首或文言文一篇),虽然学生背得非常熟练非常整齐,但是却养成了他们眼高手低的毛病,导致了在做题中可谓漏洞百出,所以在这方面必须有个新的突破。
我首先把课前小背诵改为抽取学生在黑板前听写(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前面几个单元中的字词选4-5个;第二板块,文言文的作者、朝代等情况,选一两个字词解释,还要对一个句子进行翻译;第三板块,默写经典诗句一两句)。效果可以,但太耽误时间,每次大约占用15分钟,导致上课无法正常进行,最大的弊病就是在下边听写的同学可以抄黑板上写的,所以这次改革有点失败(只试用了三天)。
接下来改为写在练习本上,每节课选定一位小组长出题,其他同学做,然后“对批”再“改错”,这样算来最多用六分钟,所以这次实验改革收获颇大,既省时,又让学生掌握了多方面的知识。
通过课前小检测,我发现同学们的练习本上已经充实起来,并且他们用不同的笔批注、改错,这就是学生的劳动成果,并且也是一本好的复习资料。
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在改进的同时,发现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懂得自我积累,自我检测、自我提高,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二)关于阅读的积累
每周我都会在语文课中抽出一两节作为阅读课。
我让学生阅读的书籍很多,知识面也很广泛,包括报刊、杂志、作文、百科全书等等各类书籍。每位学生都备有一本作文积累本,我让他们边读边抄好的句子,及时积累,学生抄的项目也很多,从字词成语到成篇成段。一开始他们闲麻烦,不愿写,但是贵在坚持,过后他们自己再翻开积累本时看到那些好的语段,就会有一种收获的感觉。比如我以前教过的小莲同学就这样爱上了读书,即使后来我不在教她可是她还是一直坚持积累,抽时间她还找我谈心,我们谈论一些古今中外的文章,我从中感觉到她的阅读水平一天天的进步,翻开她的积累本,总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积累不光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知识面,而且也使他们懂得更多的生活小知识。
在一般考试中,学生最怕没有见过的一些阅读题,其实就是他们的阅读知识面太低。不要以为学生看课外书就是浪费时间,看课外书其实也是一种学习,并且在看到别人文章的时候,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还会学到一定的人生态度,正面对待生活。老师的知识面必竟有限,应该大力提倡学生去阅读。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那么再去分析一些陌生的小文章时,就不会那么的棘手,并且也让学生养成了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
(三)关于作文的积累
一说上作文课,学生的反应就是“哎——呀——!”“作文、作文就是作难”这是学生一贯的看法。针对这些观点,语文老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法,必须让学生喜欢上写作。
一开始上作文课时不要让学生有写作的压力,不要说“这节我们上作文”此类的话,先让同学们搞活动,比如“辩论会”“成语接龙”“演小短剧”“小组知识竞赛”,让学生有一种渴望回答,谈自己观点的冲动。
如“走上辩论台”时,学生分出正方反方,他们之间可谓是口若悬河、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在辩论、交流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运用资料来阐释自己观点的能力。
有一句话叫“趁热打铁”,写作文也不例外,当学生有激情时,那么语言的灵感也就会崩发,根据活动的话题,学生肯定意犹未尽,那么感受就很多,让学生把自己的话用书面形式表述出来,就不会那么费力,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篇好的习作。
一定要把作文点评课上精致,找几篇学生优秀作品让学生范读,师生在班中共评。如“桥”这篇作文中,小涛写到:“回到家中,使我重温‘爱’桥的不是母亲的嘘寒问暖,而是母亲那深情的眼神,那几根零星散落的银发。瞬间,我呆住了,我知道母亲在为我担心,在为我忧愁。久别后的‘被我遗忘的爱’重新归来,不觉我留下遗憾:时间消逝,母亲已老。”当他读完时顿时博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这就是触动了学生们共同拥有的心灵感觉,这就是一篇作文成功的亮点,只有“投其所好”,学生才会喜欢,你必须点评出他们喜欢的缘由,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应该注意在哪方面下功夫。最后必须点评出最优秀的作文,那么学生就会有学习的动力、写作的激情,就会不再惧怕作文课。
学生的小作品还要给他们及时的肯定,要让他们写作时有一种收获的感觉,感觉自己就是一位小小的“作家”。
总之,搞好语文学习不是一天成功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靠学生自己去积累,去体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敢于自己主动去学习,那么在文学世界中就会提高他们自己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