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1期   作者:钟玉丽
[导读] 在小学教育中,听、说、读、写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路径,也是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方向。
        钟玉丽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岳湾路小学   443001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听、说、读、写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路径,也是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方向。听与说这两项寓于生活、日常交流以及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就可以学习语文;而阅读和写作却需要语文教师开展相对应的教学工作,通过长时间的练习,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识字教育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看待识字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相关教学方法,高效提升识字教学成效。本文基于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探讨展开论述。
关键词:识字教学;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要重视核心素养理念的运用,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识字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语文识字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适应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理解各种生字、生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当代受教育者要听、说、读、写样样精通,要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语言素养。以上这样是有一定的条件的,这些并不是人生来就具备的。打一个恰当的比喻,学生学习就如同建房子,地基是基础,只有做好前提准备工作才能够保证后续工作的开展。要想夯实学生语文基础势必要落实识字教学,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只有全面系统掌握汉字才能够更好的阅读写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这一工作落实到实际,避免影响学生日后课文阅读、文本写作等活动。
二、结合语感开展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学习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语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能对学生的识字过程提供有效的帮助,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生词、生字。因此,教师要重视结合语感开展的识字活动,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创新识字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练习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口耳目”的内容时,由于生字量大,学生很容易混淆。教师就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语感,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如可以将学生分组,每3个人一组,第一个学生指着第二个学生的面部,由第三个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引导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形成良好的语感,加深他们对文字的认识,促进识字效率的提高。
三、以图画和动作辅助教学
        很多时候,学生在学习一些名词和动词时,由于没有见过实例,会难以理解,无法真正掌握,只能死记硬背。教师可以用情境化课堂为他们实际展示这些动作和物品,除了简单地呈现图画外,还可以用趣味游戏的方式。例如,制作一些卡片,正面涂上不同的颜色,反面写一些动作的名称,让学生抽取卡片并做出对应的动作。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产生较深刻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这些词汇。


四、用直观趣味的方法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
        汉字与拼音文字有很大的区别,汉字的学习可以通过“音”“形”“义”三方面学习。通过各方面的意义并结合记忆学习。教师在展开识字教学时,可以将一些趣味元素添加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识字驱动力,提升识字效率和质量。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更喜欢趣味性学习。教师可以用一些顺口溜、有趣地小故事帮助学生增强记忆,让学生在知识与各种元素之间建立桥梁,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汉字。汉字从象形文字演变至今,多是有赖于直观的图画和影像的原理呈现的。而小学低段的儿童尚在思维力和想象力的进化中,这时候将儿童对汉字学习回归到感知觉的发展阶段。用直观的图像、色彩等等的具备多感知因素的事物循序渐进的刺激儿童,将更能激发出儿童识字的兴趣。利用汉字造字的原理,结合汉字本身的特殊发音、字形、含义的特点,可以把声音、影响、颜色、图画、等等的展现形式综合到一起刺激儿童的感官,这样就会将原本抽象难懂的汉字变得具象化。特别是躲雨小学低端的儿童来讲,一切有意思有趣的好玩儿的东西都会成为他们关注的对象和焦点,不管是一幅图画,还是一个印象深刻的小故事都足以加深汉字在脑中的记忆。比如日、月、水、火、山、川、河、流等汉字,都可以从象形字的图形入手。拿“月”字举例,还可以联想到八月十五吃的月饼以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当很多直观的感受与脑中的兴趣记忆联系到一起后,汉字自然就会更容易记住了。运用好小学儿童好奇心强、形象思维为主导、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的特点,将直观的与兴趣的事物串联,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识字效果。
五、关注学生语言运用
        语文核心素养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如何运用文字,如何熟练、准确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学习它,去弘扬传承它。这是关乎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件事,熟练、准确地运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想法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侧重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教师可以找优美的短文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感受文字的优美、魅力,逐渐明白一些写作手法并尝试应用。教师可以从鼓励学生在课堂发言开始,引导学生组织自己的语言、思维,鼓励学生自己写小短文,练习语言文字的表达。此外,同桌之间可以相互批改,找出语言语境的错误,进一步学习,加深自己的记忆。教师也应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言辞尽量严谨,以免误导学生,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结束语
        汉字构字理据各有不同,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习起来不免有些吃力。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厌倦、趋避等内心倾向性,识字教学难以出效果。识字是基础,不能够任学生掉队伍,应当使用多样的方式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以便学生能够自觉投入其中。教师要引起高度重视,结合此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以保证所提出的策略和方法具有适应性,使得学生先有意识再有行为,确保学生有所前进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莹.浅析如何利用儿歌来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中国新通信,2020,22(08):214.
[2]冯建霞.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路径探索[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416-4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