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钰霞
东莞市企石镇东山幼儿园 523000
摘要:美术教学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学科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当前教育环境下,人们对于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务必要对以往教育方式进行升级,以满足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尤其作为启蒙教育的幼儿园教学,需整理以往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并通过现代化的理念与方法做出调整,以保证学科教育的有效性,体现人才培养价值。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幼儿园开展美术DIY融入课堂活动的实践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开展美术DIY;融入课堂活动;实践探讨
引言
DIY融入美术课堂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是最能让他们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艺术活动,他们觉得“搞艺术”就像是“玩游戏”,在小小的游戏化美术活动中,幼儿能够进行无穷的畅想,从而开启心智。
一、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常见误区
(一)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幼儿教师也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部分美术教师过分关注传统教学理念,变通较少,不注重自我提升,导致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学实践效果并不理想。
(二)过分强调技能性
教学中,将课程固定在内容表达中,强调学生对于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美术领域学习应有的涂鸦、轮廓绘制等初级阶段应用的学习与尝试。在教师急于建立教学成绩的前提下,让学生直接对生活化内容进行塑造,严重地违反了美术能力成长规律,限制了学生的成长状态。
(三)教学内容单一化
美术概念设计较广,不仅包含了基本的绘画,也覆盖着美术鉴赏、手工制作等活动内容。在幼儿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更加注重于美术绘画的教学,在课程组织上,为美术课程内容设置了局限性的框架,在美术鉴赏与手工教学明显不足的条件下,使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存在局限。
二、融入多重感官
3-6岁的孩子喜欢边画边说,边说边画。在制作纸筒企鹅时孩子们边做边和手里的小企鹅对话起来,我们顺势鼓励孩子为小企鹅编故事,这才有了后来添上的冰山,我们可以借助动态的肢体动作进行美工活动,例如,在活动“可爱的大熊猫”中,我们以视频导入,请幼儿和好朋友一起,跟随音乐,用肢体动作模仿大熊猫的样子,有了这一铺垫,孩子们笔下的大熊猫形态各异,憨态可掬,这些方式平添趣味,使美工活动充满游戏般的效果。
三、营造创意美术环境,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教师可以利用DIY作品吸引孩子参与,例如在“变废为宝”的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作品展览,为孩子展示出利用废旧光盘制作的年历、钟表盘,用各类纸板制作的挂饰,用毛线、碎布制作的小动物等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自己动手制作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材料,为孩子提供自主创作的空间,例如在美术DIY课上,教师为孩子提供了各类纸板,植物的根、茎、叶,各种形状的贝壳,易拉罐,饮料瓶,废旧纸盒、吸管、泡沫、海棉纸、夹子等等,要求孩子独立探究或者合作互助,展开想象力,调动创造力,从各种司空见惯的材料中找到创新灵感,设计出自己喜欢
四、制定课堂实践策略,开展美术DIY活动
例如在“DIY面具”的美术课堂活动中,教师为孩子展示了各种不同的面具,有餐桌面具,即头发是桌布、眉毛是筷子、眼是两个碗、嘴是一个锅;绿化面具,即头发是梯形屋顶、眼睛是两扇窗户、鼻子是五角星、嘴是一扇门,在这些充满想象力的面具中,教师鼓励幼儿开动脑筋,构想与别人不同的面具,并在与教师、与伙伴的交流中不断完善面具制作过程。教师应及时结合孩子的DIY过程,教授其手工制作的小技巧,提升孩子的操作能力,突破创意设计难关,提高DIY作品的设计效果。教师可以组织亲子活动,在课堂上让孩子与家长共同参与创意实践,例如在大班美术DIY活动“自制‘我的家’小画册”,教师将家长邀请到课堂上来,要求孩子与家长运用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家庭画册,让孩子在与家长的共同操作中了解画册结构,回忆家庭生活的温暖,让孩子在温馨、活跃的氛围中实现创意表达。
五、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与开展
一是,注重幼儿的体验和感知,完善幼儿美术活动的参与过程。例如在中班美术教育活动“撕纸粘贴萝卜”的过程中,教师从小兔送礼物的故事情景入手,鼓励孩子大胆发言,表达自己想送给小白兔什么礼物;通过引导,说明萝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鼓励孩子根据示范自主动手,教师适时点拨,让孩子在欣赏与创作中充分感知与体验美术创作。二是,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创新教育背景下,教师应从多角度调整美术教育活动方式,例如美术区为孩子提供各类材料后,教师应鼓励孩子展开自主活动,并在课堂上展示孩子的美术创意,让孩子在成就感中不断翻新艺术表达,以提高对美术的感悟。三是,引导孩子的自主创作,提升孩子用美术的方式表现自我的能力,美术创作是表达情绪的重要方式,孩子对于色彩、线条有着天然的感情,乐于在美术所营造的术氛围中表达自我。基于此,教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应为孩子营造开放、自由的表达空间,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干预与命令,让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在稚嫩的作用中得以展现。四是,做好欣赏和评议,鼓励孩子继续创作表达。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给孩子提供相互交流、欣赏的机会,让孩子能够说明创作的想法、意图,分享创作的乐趣;此外,采用激励与赏识的方式,对孩子的作品给予评价,鼓励孩子在更加肯定与欣赏的过程中产生进一步创作动机,提高参与美术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美术融入DIY课程教学,是保证启蒙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与综合能力成长的重要课程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务必要对整体教育体系做出分析,在目标、内容、形式、流程、管理、创新的内容上,完成教学方案与策略优化,并在将学生的素质化成长作为第一要务,保证教育水平升级的同时,为素质教育的优化发展奠定基础性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晴.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开展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综合版),2019(09):96.
[2]范凯.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J].中国新通信,2019,21(17):209.
[3]国婷婷.开展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资源整合策略分析[J].中华辞赋,2019(06):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