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芳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大王镇大王中学 435212
摘要:现阶段,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对于社会教育来说,也需要对教育的理念以及方式进行改变。老师们现用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大数据时代对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学方式需要与信息技术充分结合,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有着更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应用
引言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其具有显著的教学优势,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条件,教师也对微课教学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引入,其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为了更好发挥微课教学的效果,教师就需要正视其教学的现状,并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微课教学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从而切实保证微课实现高质高效的数学教学目的。
一、微课概述
微课最早是为了让非专业认识了解专业知识而制作的较短视频课程,后来逐渐以微视频的形式推广开来。目前,微课普遍是以音频或是视频为载体,为学生提供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服务。在进入我国之后,借助互联网信息环境的支撑,微课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是知识环节进行资源的采集、整理,编制成短视频供学生学习使用。近些年来,随着学习方式的拓展,微课的应用形式也在增加,微课更多的是与其他学习形式联合应用,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也使得我国许多学者对微课的概念和内涵持有不同的意见。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之后,可以对微课的特征进行总结:其一,微课时长短,以短小精悍著称。其二,微课多是以某一特定知识点为内容。其三,微课应用形式灵活方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可发挥作用。其四,微课促进了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发展,包括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等。
二、微课运用的注意事项
想要充分发挥微课教学形式的作用,教师一定做好对微课方案的有效把控。首先,教师需要做好微课模式的设置,在教学中微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一定要做好微课构建和创新,避免微课模式出现死搬硬套和单一性等情况,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还需要做好微课内容合理选择,因为初中数学包括丰富知识和内容,而这些知识和内容同微课出存在不同的结合度,教师需要对知识和内容实施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在微课设计中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从而确保微课内容具有良好合理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对课程内容的合理安排,从而保证微课作用能够有效的发挥。
三、初中数学教学下微课的应用
(一)、利用微课进行有关数学知识点的构建
所谓数学知识点的构建就是将该教材中一些重要难懂的知识点单独列出来,将这些知识点做成独立的微课。这种知识点构建微课的形式在微课的制作当中非常常见。这种方式较为简单,操作起来也非常简便。主要步骤就是在老师制作好的PPT前面加上一个前言,这个前言需要是动态的,并且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引入到正题当中。在视频的结尾对微课进行一个小结,也就是结束语。一般这种微课的构建大多数是参加比赛的时候会用到。数学知识点的构建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本教材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在学习的时候有着一个重点的把控,学习下来也会更加轻松,另一方面也相应地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压力。
(二)、以微课提升教学趣味性
为提升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教师可结合教学需要、学生心理需求将微课资源灵活利用起来。例如,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利用微课课件结合所教知识及当节课程新知识,为学生展示教学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并利用问题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当节教学,以动态教学导入促进教学趣味性提升。此外,在抽象性、枯燥性较强的数学概念、知识点讲的解中,教师可利用Flash动画型微课课件为学生展示数学概念产生过程、数学模型构建过程等,构建活跃、有趣味的数学课堂。例如,在“几何图形”教学中,笔者为学生展示了微课视频,视频中以简笔画形式利用魔方、纸箱、篮球、漏斗等物为学生讲解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锥体的点线面关系和特点,并不时抛出“魔方有几个顶点?”“篮球为何是球体?”等问题,从而增强教学趣味性。
(三)、借助微课进行重难点突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的难度相对增加了很多,涉及大量抽象性、逻辑性和计算性的内容,因为学生学习中存在很大的难度,就会逐渐对数学重难点产生畏惧心理,这对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借助微课就可以将数学重难点部分进行针对性的呈现,这样就能够便于学生集中性对这些重难点知识实施突破。比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教师就可以将此课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解题技巧、消元方式等通过微课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实现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突破。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及科技实力的同步增长,微课教学逐步进入我国各地区、各阶段的教学事业中,为教学事业的改革及优化提供了发展方向,相关教师应将微课资源重视起来,结合自身教学需要及该阶段学生年龄特点为学生构建多样化、有效化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田中亮.基于微课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14):209.
[2]高彦平.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9(11):44.
[3]李瑞晓.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