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听障生物理教学如何实施情景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1期   作者:麦志良
[导读] 听障生天性喜欢探索新鲜事物,因此,物理课堂需要从学生特点入手,设计学习情景,让听障生在良好的氛围之内,展开物理问题的探究和学习,逐渐形成科学思维,下文对于听障生的物理教学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展开分析。
        麦志良
        广东省佛山市启聪学校 528000

        摘要:听障生天性喜欢探索新鲜事物,因此,物理课堂需要从学生特点入手,设计学习情景,让听障生在良好的氛围之内,展开物理问题的探究和学习,逐渐形成科学思维,下文对于听障生的物理教学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听障生;情景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对于听障生的物理教学,可使用情景教学方法,从生活情景的塑造角度出发,为其设计多种类型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当中学习知识,进而获得学习体验。情景教学运用阶段,教师应该将情景的营造作为切入点,从学生生活经验角度出发,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打造与学生生活更加贴近的学习环境,拉近其和知识的距离,在课堂上高效学习。
一、情景教学的应用意义
        从听障学校的物理教学情况展开分析,部分教师讲授知识时,利用电子白板或者投影等,知识的巩固使用“刷题”的方式。这样的教学过程,虽然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学生学习过程地位被动,可能对其思维造成限制。在新课标当中明确提出,物理教学需要引领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从物理现象入手,设计科学实验,为学生提供探究平台,在学习情景当中,培养其创新、实践等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
        但是,分析听障学生的物理教学现状,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不高,学习过程缺乏参与热情,甚至产生畏难心理,对于课堂效率造成严重影响。对此,教师可利用情景教学,结合听障生的生活,为其呈现视频或者实验等情景,转化物理问题,并将物理问题迁移,激发听障生探究能力,培养其思维,使其在探究环境当中,发现、猜想、探究、讨论、解决问题,促使听障生能力全方位发展[1]。
二、听障生物理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策略
    以物理“浮力”内容的讲解为例,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于“力”相关知识有基本理解,并掌握物体所处平衡状态时,二力平衡。为让学生明确浮力也是“二力平衡”的应用形式,设计“称重法”创设情景,对于相关知识展开探究。
(一)分析学情
    对比于健康学生,听障生在学习能力、生活经验以及知识储备等方面都存在对应差距,但是和健康学生相似的是,听障生喜欢好奇的事物,因此,情景教学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听障生的学习兴趣。在生活当中,“浮力”现象较为常见,教学过程,需要将情景化优势发挥出来,利用实验,引导学生探究,调动其学习兴趣。
(二)方法选择
    物理课堂中,相关概念形成,需要依赖学生表象、感知等思维,并经过分析,产生思维活动,从特殊现象到一般现象,从具体事物到抽象事物,逐渐获知物理现象和本质。由于听障生接触物理学科的时间较短,还未形成抽象思维,加上生活经验相对不足。

因此,教师可选择和生活贴近的内容,创设情景,组织探究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呈现物理知识。
(三)教学流程
        1.情景创设
        教师操作,将苹果向盛有水的玻璃水槽当中放入,并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将现象说出来。之后教师拿出氢气球,并松手,让学生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准备皮球,让学生操作,将其向水中按入,并说出自身感受。结合上述教学情景,提出思考问题:①为什么水中的苹果能够上浮?②为什么氢气球能升空?③为什么皮球难向水中按入?
        2.教师演示
        教师手托苹果,使其保持静止,并且让学生观察水槽中苹果在水面静止时的状态。通过演示,启发学生展开思考,“教师手中的苹果受到手的托力,水中的苹果是否也受到向上方向的力?”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情景,能够回答出“水中苹果受到水的托力。”此时,教师即可将“浮力”概念引入。在情景之下,学生能够通过演示和对比等实验,对于浮力的概念有所感知。即浮力为浸入在气体或者液体当中物体所受气体或者液体的向上的托力。
        3.重点讲解
        在物理概念当中,存在两个关键信息,即“浸入”与“向上”,其中“浸入”有两种情况,即部分浸入与完全浸入。浮力的方向为“向上”。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浮力的方向特点。还可设计演示实验,在水槽底部使用彩绳分别固定3个乒乓球,并让学生观察彩绳方向,之后将水槽倾斜。学生观察之后,能够看到彩绳的方向和水面之间保持垂直,验证了浮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为让学生掌握“水中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可设计分组实验,创设情景,使用“称量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塑料物体重力,之后将其浸入水中,同时观察测力计示数是否会发生变化。学生在实验情景当中,能够看到测力计示数逐渐减少,最后记录其示数。这一现象充分说明水中下沉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之后对物体展开手里分析,可知其受到三个力,分别为重力、拉力和浮力,按照力的平衡相关知识,可计算出浮力等于重力和测力计最终示数之差。学生掌握“称量法”之后,可为其学习阿基米德实验奠定基础,对物体所受浮力以及其所排出水的重力二者关系深度探究[2]。
结束语:总之,对于听障生的物理教学,情景教学的应用能够从学生生活角度入手,营造和其认知高度相符的学习环境,吸引其关注物理知识,积极参与探究学习过程,让其联系经验和实验现象,总结知识规律,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邓奕锡.浅谈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J].中外交流,2018,(027):296.
[2]张志强.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多彩的教学情景[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017):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