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丽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实验中学 675400
摘要:关键词:微课;高中数学;情境教学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推动了教育教学方法向多样化、智能化趋势发展。微课正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产物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微课,能够使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课堂学习以及课后查漏补缺,从而构建更为清晰的知识体系。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地引入微课,则能够为枯燥和单调的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微课的引入,无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带来了极大便利。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微课的高效应用方式,以促进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微课;高中数学;应用
引言
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与新课改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以碎片化形式呈现出来,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的优点,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新颖个性的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需极力借助微课优势优化教学形式,分解教学内容,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而生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很难以让学生理解。因此,很多的学生对于自己课前预习存在着一定的排斥性。但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预习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要点和方法,实现有效的预习,教师应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段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能够提前获得基础课堂学习的知识。学生可以在微课的引导下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效率。这样一来,学生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从而构建高效的课堂。例如,在学习关于函数表示方式的学习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提前掌握函数的概念,为学生准备了一个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一枚炮弹发射,射高达到了850米,在26秒之后击中的目标,那么高度h和时间t的变化规律呈现为h=130t-5t2。然后,教师让学生探究题目中的变量和相应的取值范围,进而引出函数的概念,通过视频的辅助预习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这样也就能够为课堂教学节省一定的时间。
二、利用微课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微课这一新型课件,不仅使教学重点突出,也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师借助微课来组织数学教学活动,将彻底颠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的师生地位,从而真正地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数学教学模式。在微课这种新型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借助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以及课后复习提供便利。
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自身在此过程中的导学作用,灵活地掌控数学教学过程。学生则可借助微课开展自主性、探究性的数学学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还可借助微课的便利之处,将数学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分散,然后将这些教学重点与难点,进行逐一突破,有效地降低数学学习难度,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也可根据数学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需要,利用微课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例如,在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函数的性质与图形、等比数列、空间向量以及立体几何等知识都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就可将这些重难点知识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并上传到互联网教学平台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进行学习,自主分析和探究数学问题,并进行数学知识的自主构建,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三、借助微课营造情境,促进学生探索新知
由于微课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往微视频中插入直观的图片,播放动画或视频,不仅能够转变知识的呈现形式,还有助于情境教学法的实施。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借助微课营造教学情境,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辅助教学,增强对学生的视觉冲击,提升教学内容的具体性,而且既快捷又方便,使其直观看到知识的存在,或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促使他们在微课引领下收获更多知识,促进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改善。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学为例,教师先利用微课课件展示一组世界上经典建筑物图片,包括:故宫、东方明珠、水立方、金字塔、比萨斜塔等,提问:由哪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同时在课件中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组织学生观察,使其讨论依据某种标进行分类。接着,教师借助微课引领学生总结多面体及多面体的面、棱、顶点的定义,旋转体及旋转体的轴的定义,然后给出一组实物图让他们按照旋转体、多面体给几何体分类。之后,教师在微课课件中出示一组棱柱图片,包括三棱柱、五棱柱和六棱柱等,搭配问题:棱柱底面与顶面的位置关系如何?侧面是几边形?公共边位置关系如何?等,让学生归纳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如此,教师借助微课优势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把知识放置在情境中为学生带来直观感受,使其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与直观感知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使用微课教学,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鉴于此,我们要把微课教学引入高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微课教学价值,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同时,我们应当持续探讨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策略,不断进行微课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做出调整,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芝恩.新媒体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启示[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6(04):103-104.
[2]王正良.微课在高中数学课后辅导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3]李斌.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