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与分层指导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1期   作者:骆武
[导读] 对于数学这门科目来讲,动手练习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骆武
        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  733000
        摘要:对于数学这门科目来讲,动手练习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课余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既是反馈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锻炼学生独立运用知识、技能的另一种教育过程。通过分层布置作业发挥出课后作业的最大效用,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得到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分层指导
        引言:传统的课余作业形式单一、内容统一、目标亦统一,这就忽略了作业的其他功能,与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业的作用不仅仅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其更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作业的功能是多元的,布置合适于学生的作业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能力、探索意识和好奇心,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信息的甄别、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教师都在积极尝试实施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本文对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与分层知道进行一些探讨。
        一、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现状
由于分层布置课余作业具有一定特殊性,而目前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分层布置作业的理论学习理解不深刻,以及没有一定的策略技巧来完成指导工作,导致小学数学课余作业的分层布置工作中仍存在着作业层次设计较简单、形式单一、内容缺乏设计、批改与评价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传统的课余作业形式与内容相同,能够快速完成的学生难以得到提升,学困生则存在投机取巧,疲于应对难题等问题,不适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目前数学课余作业所呈现的困境,并且根据自身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数学课余作业形式。
        二、分层布置课后作业的必要性
        1、弥补学生的个体差异化
由于每个学生存在的身心发展程度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一般学生花二十几分钟才能完成的数学课余作业,学优生可能只要十几分钟就能完成,而学困生却要花多半小时甚至一小时以上才能完成。数学课余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教师想要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就需要针对性地设置难度适中、题量恰当的课余作业来才能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2、发挥作业的功能,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
作业的功能是多元的,对于学生它发挥着检验与评价的功能,而对于老师也起到了解学生学习现状的作用。

为了全面发挥课后作业对于数学学习的作用,作业的设计要有指向性,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布置不同的作业,而且作业的内容不应当简单地停留在机械记忆知识的层面,更应该强调作业内容的多样化,强调作业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聚焦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学生现阶段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及掌握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并且对于各个层次布置适应其发展的合理的作业,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分层作业的同时树立学习的信心、不断挑战自己,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程度。
        三、高效课堂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
        1、合理划分学生的层次
教师在划分学生的层次时要合理参考多方面因素,如作业完成情况、成绩考核排名、数学思维水平以及数学相应兴趣等,不能只按照单一的指标来进行划分,以免令学生产生心理上的不适。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布置分层作业时,教师应该鼓励、表扬学生积极参与,并且要促使他们向更高层次努力,敢于挑战难题。学困生在完成基础题的作业后,教师可以多多指导、鼓励他们针对自己的情况努力选择提高类的作业题。教师应该重点关注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指导其确立自己努力的目标,这才是布置分层作业的根本目的,而不是仅在形式上将学生固化分层。为了避免学优生只完成创新拓展类的作业题,学困生只选择完成基础题的现象,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分层做出调整,让学生可以选择做更高层级的作业。
        2、丰富作业内容的层次
对于数学课余作业的分层设计,如果每个教师每个课时结束都要设计作业内容、形式的创新,教师的时间与精力会分散较多,教师组可以进行任务分配,共同设计完成不同等级的作业库,教师可以在题库中挑选符合自己班级情况的作业题进行合理的分配。教师可以按照等级合理进行小组分配,并安排时间进行让组内同学可以进行分组讨论解决各自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将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收集起来进行统一的讲解指导。
        3、分层课余作业的批改与评价
作业分层布置也要更新其批改与评价方式,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对于学优生,教师给予的评价要适当从严,让学生能继续发展自己的潜能;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将他们错误的地方进行点拨,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容易错的知识点,这样会更期待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学困生,教师要特别注意他们一点一滴的变化与进步,给予及时鼓励,增强其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结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是一项富有创造力的工作,设计分层作业可能会耗费教师很多精力,作业分层布置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使得学生将个人潜能发挥至最大程度。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喜欢数学,在生活中灵活地应用数学。
        参考文献:
[1]陈翎.小学三年级数学课余作业分层布置的调查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18.
[2]赵宝虎.分层设置前置性作业的实效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z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