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1期   作者:杨慧琼
[导读] 着眼于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数学教师必须扬长避短,在汲取传统教学精华的前提下,真正落实新课改要求。
        杨慧琼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第四中学  674113
        摘要:着眼于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数学教师必须扬长避短,在汲取传统教学精华的前提下,真正落实新课改要求。教学中应构建开放式的学习氛围,牢牢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点,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会用数学视角去观察事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本文主要分析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艺术,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与时俱进,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学生活泼地学习、快乐地成长。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最佳归宿。
一、创设良好的开端,引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教师良好的情趣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态势,为一节课的学习作好必要的心理铺垫。如果开场白讲的好,就能先生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宛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因此,导人新课要在“求奇、求趣、求妙、求新”上下功夫。
二、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氛围沉闷,没有很好地创新教学方式
        在小学课程中,小学数学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着一定差别的学科,它不是死记硬背就能够学得好的,学好数学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在我国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对现如今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很多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参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会觉得课堂乏味且没有新意,课堂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得不到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多弊端,例如,没有关照和了解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只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学习的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和做笔记再做题巩固,学生对不断地做题感到厌烦和抵制。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没有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很少给学生说话和回答的机会,只是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思维能力也得不到提高,也学不会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对教材把握不准确
        如今,有些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对教材的研究,从而出现教材吃不透、重点抓不住的现象,致使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理解不深入,运用不灵活。比如老师在教小学生认识物体时,让他们对物体的形状形成笼统认识后,还没有把物体特征讲明白,就要求他们死记硬背地去记忆这些特征,就很容易让学生在理解时感到吃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
(一)抓住学生注意力
        正如上文所说,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所以,这就需要老师通过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做一些可以集中他们注意力的训练。比如,组织学生做速算就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找一篇口算题,给学生规定时长,对能够按时完成且计算完全正确的学生,老师给予奖励。另外,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培养注意力的游戏环节。比如,设计这样一张表格,里面包含1~20这20个数字,但是顺序是错乱的,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按照从1到20的顺序,把他们指读出来。此外,老师还可以在课后布置“找不同”的作业。这些游戏既有趣味性,又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经过反复训练,就能有效地改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这一现状。
(二)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敏感程度非常高,对身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价值观与人生观尚未形成,正是进行引导学习的好时候。但是目前,我国小学教师们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制定的教学规划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平时教学中也是比较注重孩子们的成绩方面。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有趣的课堂互动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丰富教学活动,开展情景式教学,创造独特数学学习环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师生立场互换,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人与网络互动,使上课变得有趣生动,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网络工具试用能力。再加上,互联网能够更为真实的思维运用情景,比如说,学校设立有专门的数学演绎活动室,在这里学生们可以模拟现实中的各种场景,开展演绎活动,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数学效率。
(四)设计巧妙的数学学习法,提升学生兴趣以及学习效果
        数学中为了提高逻辑运算效率会有很多的特殊方法,比如说归纳法,类比法以及演绎法等。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适当运用此类方法,可以提升学生学习上的成就感,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有所提升。
结束语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局限,对知识的领悟力不强,因而在接触之初,对于数学中的符号、概念等无法理解,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数学,当他们遇到难题时能有迎难而上的精神,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8(11).
[2]许立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17(4).97.
[3]兰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7):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