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伟
湖南省汉寿县生源实验学校 41590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要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基于此,针对当前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提升学生高质量成长。本文对小学数学构建自主探究课堂的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策略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其关键是要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为此,就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构建自主探究课堂的重要性
小学正是学生学习的启蒙时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因此构建自主探究课堂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有很多益处:第一,自主探究式课堂就十分适合像数学、科学这种实践性强,需要学生有严谨的逻辑思维的课程,其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自主观察和自主思考的意识。第二,小学阶段的教育并不是为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多少知识,而是为了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爱好”,只有当学生对数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能坚持长期自主学习。第三,小学生对于事物都充满着好奇,但又缺乏耐心,自主探究课堂就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它鼓励学生动手探索、亲身实践,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小学生性格的塑造。
二、当前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老师讲授时间太长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建立和培养时期,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很多教师采取了讲得过多,而且学生思考时间比较少,动手时间少,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惰性,不愿意把过多的把精力集中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其独立学生意识没有建立起来。
(二)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这样他们就不能独立的去看待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错误的学习习惯也造成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的懒惰,当他们面对有难度的数学问题时,他们就没法适应,从而导致学习障碍的产生,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三、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巧设问题,激发自学意识
著名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处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小学生正处于对事物都有强烈好奇心的成长时期,因此他们都有着强烈的探索心理。老师在教学时,就不妨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心理,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意识。例如,四年级教材中有《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抽象的,他们想象不到一公顷会有多大的面积。因此,老师可以把课堂挪到操场,在正式开讲前对学生提问,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是大家知道一公顷有多大吗?这时学生就会对公顷产生好奇,老师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织大家去丈量一平方米、十平方米、一百平方米的大小,最后再引出一公顷的换算方式,这样学生就会大致对一公顷的面积有个直观认识。
老师通过问题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励学生不断在问题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
(二)创设情境,提升积极性
小学生普遍好奇心比较强,特别是对于未知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建一棵以小数为主题的知识树,用一个知识网的结构把相关知识点联合起来,然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然后学生可以以知识树的知识结构为导向,提出相关疑问。比如:小数近似数和整数近似数求得方法异同?我们应该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呢?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展开教学,引领学生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自主学习课堂的建设。
(三)完善评价体系,增强自主学习信心
对于小学生而言,评价是决定学生学习信心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的成长。在构建小学自主学习课堂中,教师要改变评价方式,加强发展性评价,避免只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教师在实际评价时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积极性等纳入评价标准,例如:“李同学,你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总能及时问老师、同学,这个学习态度很好,要继续保持。但是,你的学习方法应该进行调整,调整后学习成绩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类似这样的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还能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避免打击学生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四)改进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数学课的内容比较枯燥,如果教学方法不新颖,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注意力下降,学习效果就会出现问题。为此,教师应该着重考虑教学方面的创新,采取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并不断提升教学的效果方法。例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以往的教学方式就是从概念的方式入手,这样就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不理想。而我们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动画,将“角”的概念拟人化,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能够听得懂、并掌握这些内容。
(五)促进有效沟通交流,鼓励加强合作学习
相关数据表明,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是十分活跃的,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当然在学习上也可以是一样,教师要做的就是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小学生产生能够独立的学习空间。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目标,可以加强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完成、深入探究的能力,从而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制订有关数学知识的教学计划,可以制订有关合作学习的活动方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只有真正做到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用他们的大脑去发现、思考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才能培养起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发展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雯雯.小学数学构建自主探究课堂的策略研究[J].2019(09):172.
[2]黄勇.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教学[J].2018(36):48.
[3]马焕福.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实践探讨[J].2018,4(2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