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伟
甘肃省渭源县莲峰镇第一中心小学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的核心版块,过去由于教师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进行文章阅读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地把握文章阅读的方法。课程改革以后,小学语文课程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进行引导式阅读教学,而阅读过程中的有效提问能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在教师有意识地指导下,能准确把握文章情感,理解作者的深层含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提问技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技能
引言
阅读教学最终学习成效,受学生理解能力、思维方式等因素影响,同样也受课堂教学方法影响,教师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提问式教学法是近些年经常应用到教学中的方法,语文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与学生建立起有效沟通,是诱导、指导学生展开正确思想路线的有效途径,这种方法新颖而创新,对教学质量有着一定积极影响,如何将这种提问式教学法充分发挥有效性,是语文教师当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提问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提问无针对性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提问问题时普遍存在倾向性,导致提问时表现不出针对性,这是一个阻碍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问题。由于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一定差异,且在知识层面的认知上也不尽相同,若老师在提问时仅以学生在教室的地理位置或根据学习差别而区别对待,不但无法充分挖掘问题的价值,还会导致个别学生心理出现较大落差,影响同学之间的交流。大多数教师由于惧怕课堂上出现不同繁杂的声音以及担心课堂教学进度偏离备课的预期,因此避免了对学生的大面积针对性提问,导致基础较弱的同学无法获得进步,这其实是教师工作懈怠和心态不端的表现。
(二)提问无启发性
就当前形式而言,大多数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形式封闭性还是比较较强的,仍然停留在“是不是、对不对”和课本知识的初级理解上。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常提出“本文结构是如何划分?分几部分?”等问题,在还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知识的情况下,就开始要求学生自行分解文章,导致大多数学生在被提问时深感迷茫,教师最后只能自己讲解,并给出标准答案打破沉默。由此可以看出,如今的语文课堂问题预设性还是比较强的,教师并没有真正带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知识,而学生对文学层面上的知识感悟也不深,且从中获得的启发更是少之又少。
二、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提问技能
(一)提问要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提问要保证每个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在小学每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都存在一些差异,这要求教师心里明确这个问题,因地制宜地设立阅读方案,对成绩较好的优等生可以设计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对于班级的中等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理解性较强和应用性较强的问题,对于班级的后进生,则设计一些基础简单易记忆的问题。
这样既可以体现课堂教学的公平性,也可以使全班学生积极地参加进来,更能实现班级整体的共同进步。
(二)提问方式多样化
教师提问方式要求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故事、游戏、谜语等多种形式引出提问内容,当学生回答不出教师所抛下的疑问时,教师应及时变换提问的方式,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找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问题进行合理教学,将提问方式、灵活多变,以此来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问一定要有启发性,在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同时可以举一反三,在设计问题时应具有层次性,由表及里,由远及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被提问,喜欢用逻辑方式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提问的问题要具备开放性,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象征性手法,这种手法是由教师向全体学生提出一个相对于较简单的问题,来达到引起学生注意的目的,促使学生通过想象来把新旧知识做到结合,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学习《姓氏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自己的姓氏是什么,这样在学生的讨论中课程很容易进入场景,增加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习效率。
(三)提出的问题要有明确目的性,紧扣教学主题
有效问题的提出,是帮助教师更好展开教学、更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创新途径,语文教师应清晰认知这一教学目标,明确问题的目的性,并根据教材内容、教材特点、教材结构提出主题贴合问题,问题思索方向不脱离教材内容本身,做到万变不离其宗,抓住教材内容中的重点及难点,一针见血地提出思考问题,不拖泥带水、不模糊不清,让思考问题有价值性、有参考性,充分调动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正确答案。指导学生有了思考答案后,要经过反复推敲,以此来提高答案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及分析能力。
(四)提出的阅读问题要值得探究
新科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小学语文课程,学习小学语文课程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很大的基础。因此,教师就担任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责任,在实践中要学会运用语文,发现身边的素材来运用到语文写作中。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学会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案使问题紧靠主题,提出的问题要有助于师生更好的沟通,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吸取更多的阅读方法和学习经验。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一文中时,教师与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保证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反复体会与品味文章的内涵,让提问做到有效化有价值化,让学生提高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创新教学策略,还要积极融入有效的提问。有效提问是教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对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遵循一定的提问原则,合理把握提问技巧性,并控制好提问难易度,且有针对有启发的提问,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阅读理解水平,进而有效提升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胡莉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提问技能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06):217-221.
[2]朱思茵.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存在问题及成因[J].文学教育(下),2019(10):144-145.
[3]桂胄.小学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