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单-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支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1期   作者:林丽芳
[导读]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就是要养成学生优秀的信息素养,要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林丽芳
        柘荣县实验小学  福建省柘荣县  355300
        摘要: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就是要养成学生优秀的信息素养,要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慢慢融入到我们学习生活中,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身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代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教会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是我们势在必行的第一要务。
        
        关键词:学习任务单   学会学习   促进学习   任务单支架   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学习手段,因而让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但最终都回归本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任务单支架教学是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习任务单支架教学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任务单的引导下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学习任务单支架教学下的课堂就是让学生借助学习任务的引导可以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从而在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由此可见,作为长期奋斗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一线的我们来说,让学习任务单支架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小学信息技术一线教师坚持不懈努力的目标。文章针对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习任务单教学设计和应用进行摸索:
        一、预习任务单为学生搭建向上攀登的支架
        预习任务单就是要复习学过的知识,在复习学过知识的基础上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在哪里?首先要设计有利于新旧知识迁移的练习来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设计预习任务的目的一定要明确:让学生对照预习任务单先自学,会自己学的孩子们尽量自己学,如果自己学不会,也要让孩子们对照预习任务单动脑思考。预习任务单要结合学生学情设计行之有效的预习任务,才能为学生搭建向上攀登的支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八课《修饰文本说成果》时,设计了如下预习任务单:
        1.复习word软件中设置字体格式、插入文本框、插入艺术字等的操作方法。
        2.思考:对在演示文稿中插入的文字有什么要求?
        3.讨论:在演示文稿中修饰文本有几种方法?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熟练掌握在word软件中设置字体格式、插入文本框、插入艺术字等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复习这些操作方法是为了让学生在类比相同操作方法中,进行知识迁移,让学生通过预习任务单引导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搭建继续学习新知的支架。
        二、自学任务单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支架
        教育学家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去探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自主探究,就必须给学生准备尽可能多的学习材料。自学任务单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更有效的自主探究而准备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自学任务单的启发、引导、点拨、帮助下,带着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用探索研究的方法自主学习,从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知识与能力的目的。
        同样是《修饰文本说成果》这节课,自学任务单的设计是本节课的主菜。


        自学任务单:自学书本第44-48页内容,思考下面问题
        1.插入文本框和艺术字:文本框两种呈现方式如何合理选用?“艺术字样式”如何合理运用?
        2.字体选择与其属性设置:幻灯片中的文字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和场景选择使用合适的字体、字号、字体颜色等效果,旨在让重要信息更突出,让内容间的层次关系更清晰。
        3.设置文本段落格式:文本的行间距对幻灯片内容的易读性有很大影响,行间距太小阅读时很容易造成串行,行间距太大又会削弱段落文本的连续性。如何设置才能提升页面文字的可辨识度和美观度呢?
        实际上,三个活动设计的操作方法,与已学过的word字处理软件的操作没有太大区别,学生通过自学大部分可以完成任务,任务后面的提示或是问题才是这个任务单设计的灵魂所在,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在边操作边思考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支架。
        三、创新任务单为学生搭建自主创新的支架
        教育学家经常强调:学生在各自的学习生活中积累了具有个性化的学习经验,每个学生都有各自感兴趣的事物和学习风格。由此可见,身为最接近学生的一线教师更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重要合理设计任务,让学生自己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创新任务单是让学生在获得新知后在实践中巩固本课所学,在操作实践中调动学生创新的欲望,让实践操作百花齐放各有千秋,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创新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
        《修饰文本说成果》这节课,创新任务单的设计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
        创新任务单:打开桌面上的拓展任务文件,根据页面信息表达的需求,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美化作品,让你的作品更具特色。
        这个创新任务单的设计妙就妙在不做过多要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施展才华的空间,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孩子们自主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创作的欲望。这样的创新任务单为学生搭建自主创新的支架,让自主创新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生根发芽。
        四、拓展任务单为学生搭建学以致用的支架
        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非常关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只有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新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拓展任务单就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枢纽。
        《修饰文本说成果》这节课,拓展任务单的设计是本节课的压轴之笔。
        拓展任务单:找一篇自己最满意的作文输入到电脑中,并为你的作文做文本修饰,让你的作文光彩夺目。
        这样的拓展任务设计,实现了学与用的相互转换,让学生所学知识用到了实处,让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到信息技术学习的好处。这样的拓展任务才能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巩固操作技能;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这样的学习体验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学习任务单支架的建构必须建立在教师耐心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基础上,融合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将学生学习过程设计成一种任务引领, 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主探究、自主创新、自主学习的意识,最终实现学生、教师、教学三者共赢的理想化课堂。
        参考文献:
        ①祁建平,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应用,教学研究,2019年6月
        ②洪朝宗,“支架式”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教育创新,2012年12月
        ③王伟,多元透析解构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任务单的思维修整策略,新课程,2017年4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