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中运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1期   作者:王凤江
[导读] 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画图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借助图形,复杂的文本信息可以得到简化,以直观、形象的图形方式呈现出来。
        王凤江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山盆镇打鼓小学         563119
        摘要: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画图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借助图形,复杂的文本信息可以得到简化,以直观、形象的图形方式呈现出来。这样,问题也就变得清晰、简明,学生能够快速找到题目中的信息以及各个信息之间的联系,在这个基础上梳理出解题思路,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本文主要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中运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年级;数学;画图法
引言:
        画图法被广泛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各种类型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画图法解决。直观,图像和实用性的特点使画图在解决应用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极大地帮助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我们的小学数学老师应该不断地向学生探索和教授画图方法,使学生可以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并掌握使用知识的方法,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一、运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优势
        数学这门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形”与“数”,合理地转化这两者是每个学习数学的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在数学解题中,学生若是能够合理地运用画图法,可以通过“按图索骥”的方式快速找到问题的突破点。借助画图,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条件”以及“待求问题”能够直观地、快捷地、迅速地显示出来。这样,学生也就有了明确的思维方向,从而快速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有效解决问题[1]。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或者说学习方式,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众所周知,即使是高年级学生,其思维仍然不够成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利用画图法,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图形,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有助于降低学生解题难度。而且,掌握了这种解题方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画图分析的能力也会因此得到培养,这对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画图”是许多问题解决策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策略。它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具体而直观地抽象问题,以便学生可以理解问题的含义并从图中分析定量关系,寻找突破来解决问题,然后形成解决问题的想法。因此,人们喜欢在解决问题时使用绘图策略。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创造出绘画的需要,自己进行绘画活动的经验方法,理解策略,发展思考,获得想法。从这个意义上讲,绘画能力的强弱也反映了理解问题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因此,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绘画策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画图”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一)借助情景图实物图,感受“问题”的魅力
        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难点。尤其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各种已知条件越来越复杂,更是让部分学生“无从下手”,很多同学到了谈“题”色变的地步。因此,怎样让孩子从对解决问题的“厌学”到“乐学”,使所有的孩子都觉得解决问题并不可怕,从而使他们体会到问题的魅力。我的方法是“借助图形感到魅力”,新教科书中的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呈现的,这里有精美的场景图和实物图,以视觉方式为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我的教学的第一步是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利用这些精美的场景来换取孩子们对解决问题的热爱。尽管物理地图可以给孩子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但是解决方案图中的问题所需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对学生来说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之前,学生需要经历收集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过程。面对丰富多彩的情景,多元化的信息,面对学生找的信息,如果教师不加理睬,往往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所以对孩子找到的数学信息都要给予肯定,并且把一些教师认为有用的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觉得自己找到的信息得到肯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数学是一门理科思维比较强的学科。然而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不够,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能坚持,不能对数学问题探究到底。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来说,小学数学考试的题目中,最困难的题目就是应用题的最后一道大题,大多数学生不能完整地解出来。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面,教师应该引起重视,运用画图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应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最后一道大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分析,需要深入研究。其实所涉及的知识都是课本上学过的知识,只是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上面出现了问题,不能完全明白题目的意思,这也是大多数学生放弃最后一道题的原因。而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最后一道应用题时,采用画图教学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分析题目时更加简洁明了,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解题思路。同时,学生在图像化的表达方式下比较乐于接受,吸收效果也是最好的。
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数形结合法。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图形之后就会变得简单、易懂。教师在解题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画图法去分析。这样的解题方式能够降低学生解题难度,提升学生的解题正确率和解题速度。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就高年级数学教师如何通过画图法指导学生有效解决数学问题阐述自己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欣.对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画图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解析[J].中华少年,2019(9).
[2]南兆杰.对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画图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J].好家长,2019(25).
[3]王坚.探究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画图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