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差的表现及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1期   作者:陈创明
[导读] 在本文中对当前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差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对应的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措施,来进一步的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陈创明
        广东惠州市惠阳区淡水第七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性问题是计算,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但是当前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计算的过程中,计算的能力较差,在计算中经常出现算错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小学生在后期数学学习的态度。因此,在本文中对当前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差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对应的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措施,来进一步的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差,表现,培养策略
        引言:当前小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计算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了四大类,第一是小学生计算耐性较差,也就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小学生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都不能静下心来去认真做。再者是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极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自身的自制力很差,进而在做题的过程中无法集中精神,导致出现计算的错误。第三是学生数感较差。数学计算正确数感十分重要,在小学高段的数学教学中,多位数的乘法也是一个重要部分。最后一点是小学生的计算习惯差,在面对复杂的计算题时学生的耐心较差,没有将计算过程写清楚明了,进而在计算时出现了较大的错误,最终降低了小学生自身的计算能力。
        一、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概述
        计算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了计算的方法、顺序、准确率等。同时,计算是存在于小学数学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始终,因而小学生自身的数学计算能力较差的话,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小学生在后期数学学习中其他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因此,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专项的培养和锻炼,进而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在培养中,重点是要小学生自身的兴趣、对计算的态度、自身的意志以及习惯等进行多方面的入手。其中,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小学生会存在轻视的态度,大多数计算题是可以做出来的,但是计算错误主要是学生自身的意志力和注意力不集中而引起的。总而言之,在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中,首先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正确的看待数学计算题,再者是提高学生在计算中的注意力,第三步是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在计算中一些对应的法则,例如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等,从而提高在计算中的准确度,进而来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的兴趣,可以主动积极地探索在计算中的奥秘。
        二、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方式探究
        2.1培养小学生对计算的兴趣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简单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要想提高下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最关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兴趣。也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和产生对计算的兴趣,进而主动积极的做一些计算题。其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在低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来展开对应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创新,可以在日常的计算教学中,创设学生喜欢感兴趣的情境,并展开多种多样的比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中,教师选择“开火车”、“对口令”、“小组赛”等活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2加强对口算的训练力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所有的计算中,最关键的就是口算,也就是说口算是所有计算中的基础知识,小学生如果掌握了口算的技巧,就可以在后期的计算过程中,提高计算的速度,准确率进而来提升计算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来进行,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口算训练力度,进而提升学生在计算中的准确率。简单来说,教师要设置对应的口算题目,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做到口算的准确率。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32÷8=( ),来进一步的引导学生想到8×(?)=32,使学生更充分地掌握口算的所有知识,之后便是对学生的计算训练来逐步的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之前布置5道计算的题目,其中这些口算题可以是以卡片、听算、做口算练习册等形式来进行,之后随意的抽取一组学生来回答问题,按照座位的顺序来进行,教师可以进行计时,对用时间最好并且准确率高的学生进行表扬。借助比赛的方式来进行口头计算训练,使得学生可以主动积极的参与比赛之中,并且提高自身的口语计算能力。
        2.3重视估算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在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估算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计算产生兴趣,进而通过计算来验证估算是否正确。因此,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掌握估算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在计算中先估算再进行计算最后进行验算,最终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度。例如,在计算87+198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大致的结果是多少,之后让学生进行计算,并与估算后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比验证使学生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从而可以在计算一些较大数值时,可以借助估算的方法来进行估算,保障计算结果范围,之后再进行笔算得出精确结果。
        2.4优化练习设计,提高计算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计算锻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计算的技巧,不是进行简单地练习累加,而是根据对应的计算技巧和学生在计算中常见的、容易出现错误的计算题进行巩固和练习,进而通过对一些容易出现错误的计算题目进行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减少学生在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再次犯错。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态度,也就是需要教师要优化练习的设计,重点是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计算练习题目,吸引学生主动积极的计算题目。教师既要展开对应的练习锻炼,也需要对计算题目的讲解,其中重点是对计算算法的重点讲解,使学生可以理解计算中的具体算法,掌握对应题型的算法,从而在后期做计算题时掌握对应的技巧,最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3.1?灵活应用信息技术教学
        数学知识一般都是抽象化的,尤其是数学计算的概念,很多学生在老师讲完以后不能立刻完全理解以及灵活运用这个知识点,这些都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帮助老师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化的概念,使其能够良好的解决数学计算学习中疑难问题,提高成绩的同时,改变自己一贯的思维模式,最终达到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
        3.2?优化和丰富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课,有时候讲的内容过于枯燥乏味的话,学生就分神了,听不进去课,而且小学生的注意力本身就不太集中,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上课要以活动化教学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游戏、活动化组织教学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且记得更牢固。比如,在黑板上出一道题目,五元可以买到哪些东西,列举出一些物品的价格,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或者利用多媒体,放一个关于接下来要讲的内容相关的视频,可以提问学生,视频中出现了哪些理解不了的知识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结:总而言之,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注意力不集中,粗心造成的,因而教师可以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强化学生在做计算题中的精确率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多应用一些多媒体等来进行教学,加大对教学模式的优化力度,从而来进一步的提升小学生的计算水平。

参考文献
[1]聂云娥.小学数学概念与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5,(15):208-209.?
[2]欧阳敏.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运算能力[J].读与写(上,下旬),2015,(21):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