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1期   作者:姜玉宝
[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契合生本理念的一种学习管理模式。
        姜玉宝  
        湖北省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湖北 当阳444100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契合生本理念的一种学习管理模式。以小组文化建设为基础的自主管理体系、自主教育体系是小组合作制度的内涵和核心,这种学习模式被实践证明是十分正确有效的。
        “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模式一经应用,就给课堂教育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她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沟通交流,互动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一、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灵魂所在。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程度取决于小组的合作力度。小组成员在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共同活动、共同竞争、共同评价过程中,逐渐形成感情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行为共同体。由强大团队力量支撑的合作型的课堂,可以让小组成员的学习做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三要素,高度地协调,极大地整合,合作学习的高效性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小组文化建设与小组合作学习分别是小组合作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小组文化建设如土壤,小组合作学习如种子,种子只有撒到肥沃的土壤中,才可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由此可见,磨刀不误砍柴工,强化小组文化建设要与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同步进行,只有这样,两者才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推行与发展才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小组合作学习管理模式主要阵地在课堂,基本单位是已划分成型的各个合作学习小组,因此合作学习小组的合理构建搭配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其中文化引领与建构起到了持久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导引作用。文化化人,文化是方向,文化是未来。合作小组的产生不能完全由学生的个人喜好自由无序搭配产生,而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基础、兴趣特长、性格特征、能力大小等要素综合考虑后,科学合理搭配产生。如果小组与小组之间能力程度、成绩基础差距过大,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基础相当、水平接近,势均力敌、棋逢对手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合作小组各成员学生的攀比心理、竞争意识和比赛热情。小组成员的同质化不利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要求。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思想的学生在活动中交流、竞争、碰撞、妥协、协作,最后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活动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形成多种能力,最终才能较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二、抓好小组合作管理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核心体现。
               小组合作管理要抓好制度建设,建章立制,细化措施,落实落地。
         一是强化内部自我管理。毛泽东同志讲,大的国家政策、方针、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有效开展,小组长的作用很关键。小组长的职能是多方面的:领头雁、领导者、协调人、后进生的帮扶者等。

小组长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能够带动一帮人,可以由班团干部兼任,也可以由小组民选产生。小组长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和培养小组长,在活动中提升他们的能力,完善他们的人格。
二是承担班级管理责任。每个小组除了进行自我管理外,还要参与班级的管理,即“既要自转,也要公转”,小组轮流治班。以小组的自然编号为序,每组轮流管理班级。轮到管理班级的小组,组长即是本周常务班长,由他组阁分别对本周学习、纪律、卫生、活动、就寝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管理业绩由全班同学评分,每学期评选“优秀治班小组”,由班级给予奖励。
        三是培养集体精神和团队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每个成员会担任不同的角色,比如有的负责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有的纪录总结、有的负责组织协调,有的需要成员共同讨论、共同研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角色分工,但是不固定,角色都要轮流担任。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达成知识目标,还要学会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感恩,学会讨论,学会辩论,学会评价,学会坚持,学会妥协,学会鼓励,学会批评等。
        三、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力保障。        
        课堂评价是现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个支撑点,其意义在通过分数的定量评价,激励小组学生的学习动机。然而事实上,到了一定时候小组学生就会出现对分数默然的情况。其原因是什么?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是因为分数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它不会说话,没有情绪,没有感情。分数自己不会说话,当分数出来时,教师对学生的定性评价要配套跟进,只有用真挚的、实事求是的语言才能把分数背后的价值内涵点出来,分数不再是分数,而是一种具有内涵的价值引领,这样的分数对孩子来说是有内容的,有感情的,从而增加他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只要认同,分数就会起到激励学生的动机、引导正确价值取向的作用。因此,课内定性评价要与定量评价结伴而行,相辅相成,方能相得益彰。
  四、加强跟踪指导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不竭动力。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因为小组长的个性差异和能力强弱,容易出现问题。一是组长专权,组员不服。有的组长以权谋私,独断专行,使组内不团结,没有凝聚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二是小组之间恶性竞争。班级活动大多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评比,小组竞争无时不在,有时就会出现相互拆台、恶性竞争。三是弄虚作假,瞒报多加。四是依赖奖励,搞选择性落实。有奖则行动,无奖励消极逃避。加强跟踪指导显得非常重要。一是班主任加强宏观调控。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多做调查研究,注意吸收学生当中的合理建议,对不合格的小组长,及时调整更换。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小组长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能力教育,交流小组管理的先进经验,指导组长正确开展工作。三是树立先进典型。采取典型引领、榜样示范办法,让先进帮后进,后进学先进,干中学,学中干。对于长期后进的小组,班主任或班长(团支书)下到小组蹲点,出谋划策,帮扶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能与当前的教育理念相结合,以学生主动地,有差异地、和谐发展为追求目标,它有机地把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自信心和成功心态相结合,也体现出新课改的合作、互动、竞争观念,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是值得尝试的班级管理方法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