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雨杉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530021
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摇篮。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政治意识,对学生政治素养形成具有促进作用。高职阶段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需求,有利于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基于此,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
引言
随着“课程思政”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各类专业课、通识课教师将讲授知识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教授学生“先做人,后做学问”,形成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更需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与课程思政一起发挥好育人功能。
一、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内容讲授不足
部分思政课教师对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理解不深、讲解不透,没有渊博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学科知识储备作支撑,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不足,难以把理论知识通俗化,难以把枯燥的理论生动透彻地传授给学生,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运用思政哲学知识进行解释,导致其缺乏说服力,学生更加困惑和理解不透彻;部分思政课教师讲授存在表面化、碎片化、娱乐化的问题,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与内容受到冲击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政治思想课堂、主题班会、实践活动等载体得以进行,其在内容上要求明确,在方向上具有指向性。但是微文化的出现却打破了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学生的自我意识被放大。其也渴望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找到一个属于自我的发声平台。学生希望自己能够在一个多元的对话平台上成为一个参与者,而不是在课堂上的接受者。时代的发展注定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这点对于后期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方向
(一)态度务实,正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
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实施教学改革及实践创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寻求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出路时,既要理性分析该课程自身的缺陷,也要正视宏观层面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条件的环境嬗变,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体现了作者务实的研究态度。
一方面,该书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自身的困境出发,指出症结集中于“教材与课程”“教师与教法”“学生与学业”“组织与管理”四个领域。其中,教材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它直接决定了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的环节,并深度影响师生行为(教法设计、学业态度)。另一方面,该书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面临的挑战出发,指出高职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信念及道德品质的培养,可通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劳永逸地实现,却忽略了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性。
(二)改进思政课课堂教学方法
善于运用互动研讨教学法、问题探究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叙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专题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课堂亲和力。提高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掌握和运用控制课堂的技巧,改善学生课堂上的问题行为,确保教学质量。同时,要注重把教学方法和新媒体融合在一起,利用慕课、微课等新教学手段,发挥网络优势,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未来5G高速智能化网络时代对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新时代思想深入人心,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针对性,更好地与学生实现互动。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已经与互联网、手机密不可分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近年来涌出的大量主播正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和便捷。经大数据调查显示,现在99.9%的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都已经与手机紧密相连了,甚至出现了除了吃饭和睡觉手机不离手的现象。今年年初,由于疫情的原因,全国所有大中小学及各大高校都纷纷开展了线上直播教学。这为我们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哔哩哔哩,抖音,斗鱼,虎牙等各大平台的资源共享更是让我们做到了足不出户手指点一点就能搜索到想要的信息。那么,我们为何不能把讲台让给学生,与其让他们做打酱油的配角,何不考虑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教育的主角。学生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在课堂上播放和讲解自己制作的视频、PPT,甚至可以进行情景剧表演,拍摄微电影等。这便能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之中。
结束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四有”青年的主渠道。应把握高职学生的特点,引导其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因材施教,再优化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思政课课堂教学方法及完善思政教学考核体系等教学形式,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思政理论教学模式,使思政理论教学氛围变得有趣、有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政素质和思政理论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景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6(04):89-90.
[2]谢春梅.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与研究——基于全人发展理念培养时代新人[J].青年与社会,2019(30):158-159.
[3]赵志梅.对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性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40):2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