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训练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1期   作者:俞海霞
[导读] 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内容,对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以及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俞海霞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214207
        摘要: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内容,对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以及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部分教师侧重于讲解理论知识,却没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践行新课标理念,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益。因此,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对歌唱教学策略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歌唱技能
引言
        歌唱是学生快速进入音乐殿堂最自然的途径,音乐教师需要着重思考歌曲教学环节,以便让学生通过歌唱感受音乐的魅力。这就需要教师紧跟时代潮流,借助先进教学理念打造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助力学生寻找音乐动机,并全身心投入到音乐的世界,掌握一定的歌唱知识和技能,从而获得不一样的音乐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可以在歌唱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
一、小学歌唱教学现状分析
        歌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将表演、语言、舞台等结合在一起。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歌唱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国内外一些新的观点的提出,对于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也有着新的认识和思考。在小学歌唱活动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歌唱的热爱,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信表达的能力和舞台展现力,同时也能提高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效率。在歌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能充分地感受音乐兴趣,从而更好地把握歌曲表现力和歌唱素养的提升;然而,笔者发现许多地区和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或是任务,带着目的性,短时期内把学生的声音塑造成预期理想的声音,但却忽视了训练方法和过程的科学合理性,以至于后期训练时学生在唱法上会有发声、呼吸或咬字等问题不容易纠正;在歌唱训练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阶段的学生年龄差异和身心发展状态规律。所以,教师应采取科学、正确的训练方式引导学生在唱好歌曲的同时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二、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一)创设媒体情境,激发歌唱兴趣
        陶行知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真正的教育唯有发自内心,才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多媒体技术将重塑传统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氛围,让教学过程更加趣味盎然。针对小学音乐教育,如果教师将多媒体技术与歌唱教学相结合,必将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小学音乐《百灵鸟的歌》一课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专注力,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在课堂氛围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是调动学生的歌唱积极性,让学生对歌曲中塑造的“小杜鹃”“百灵鸟”的可爱音乐形象有着清晰的认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和鸟儿相关的乐曲。接下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各种鸟类的图片、视频等高清资源进行呈现,从视觉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有感情地朗读这首音乐作品的歌词,让学生熟悉歌曲的主要内容。等学生充分了解歌曲以后,教师可以开设一个课堂接唱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唱上一句,学生接着演唱下一句,然后高潮部分一起合唱。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站起来,同时向学生示范几个鸟儿的肢体动作,和学生一起模拟鸟儿的姿势,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唱歌热情进一步迸发,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整体听唱法学习歌曲,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歌曲歌唱方法,组织学生有效进行歌曲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用心感受音乐、享受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以《金孔雀轻轻跳》这首傣族风情的儿童歌曲为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新课程理念,从感性和体验入手,调动学生参与歌曲演唱的意识,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的体验,用身体感觉音乐。笔者采用的是整体听唱法的教学,在此过程中,笔者让学生通过反复聆听以及葫芦丝演奏歌曲,自主谈论、发现歌曲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并和笔者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后能够真正懂得如何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三)加强节奏指导,提升教学成效
        陶行知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教育不能完全泯除教与学的界限,不能将教师指导彻底排除在外。”由此可见,指导教学的重要性。歌曲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加强节奏指导。学习任何一首乐曲,都需要对其节奏有深入细致的了解与感知。在组织歌唱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希望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注重指导学生的节奏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尽快掌握乐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德育。以这首乐曲为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歌曲和生命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让学生从鲜明的节奏中、从流畅的音调中体会伟大而平凡的母爱。只有这样教学,学生才会真正掌握这首乐曲。
结束语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不仅是基础内容,更是重点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歌唱教学并未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让很多学生的内心产生排斥感。我认为,只有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感受音乐歌唱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瑶.音乐课上歌唱教学的不均衡现象[J].吉林教育,2018(36):166-167.
[2]曹聪怡.小学音乐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51.
[3]刘艳.浅谈如何提升小学歌唱教学的有效性[J].黄河之声,2018(19):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