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1期   作者:王颖超
[导读] 美术学科具有突出的抽象化的特点,具备良好的创造力是学生学好美术的前提。
        王颖超
        重庆市云阳县凤鸣镇凤鸣小学  404502
        摘要:美术学科具有突出的抽象化的特点,具备良好的创造力是学生学好美术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法得到有效培养。因此,也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本文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能力;教学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而小学美术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途径,也是当今新课改背景下,践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在后期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情境教学,强化教学创新。从而通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能更好地成长和成才。
一、创设问题,培养美术创新思维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促进美术教学课程顺利开展。创设问题也是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项创新教学形式。教师根据美术教学的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置问题,让小学生的美术思维得以活跃,从而对美术学科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运用美术知识以绘画形式体现出来,促使小学生增强绘画印象。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发散,让小学生的美术思维得以创新和拓展。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材中的第2课《大家都来做》时,教师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发现自然和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并且学会认识不同形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与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到各类线条的表现形式,培养小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运用不同的线条,开展拼一拼、摆一摆、做一做的活动,让小学生感受到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乐趣,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可以用鞋带摆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图形吗?”“同学们还能摆出什么样的图形呢?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发现用线条来制作的图画?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些提问,让小学生亲身体会、动手操作,同时通过自身经历,切实体会和感知到这一课的内容。此举既有利于加深小学生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又有利于提升学生探索欲,锻炼其创新思维。
二、丰富课堂实践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
        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让学生扮演好美的发现者与探究者的角色。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从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着手,适当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极具创造性的课堂活动。

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比如,教师在教学“纸片插接”这部分内容时,课前,要广泛搜集资料,为学生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小卡片。在课堂上教学时,交给学生,让他们自行拼接。学生在拼接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尝试,最终完成了一副完整的拼接作品。等学生创作完成后,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要向学生展示自己拼接的不太好的作品。以此,与学生的作品形成对比,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很多学生是本着一种“超越教师”的目标在进行自主创作。学生在这种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美术学习的快乐,而且在教师的引领下,也会激发自己内心深处的创新意识,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由于小学生独特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参加实践性的小活动都比较有兴趣。因此,教师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阶段是学生好奇心最强的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不能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对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具体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包括对多种知识的学习,比如中国画、工笔画、卡通画等方面,而这些知识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美术教学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还未完全发展成熟,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利用设置悬念、故事导人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通过设置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进人美术教学的实践中,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延伸课堂内外,拓宽创新视野
        一贯的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当中,学生会逐渐总结出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的规律,且视角得不到开阔,这样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的。教师应体现教学的自由化、开放化特点,多向课外延伸,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内容,始终处于创造化的学习过程中。因此,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应交织在日常生活中,融人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身边发生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情、境,让小学生内在的创新冲动释放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散,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从而使小学生通过学习美术知识,培养审美能力、提升自身关于美术,关于“美”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建军.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45.
[2]倪金香.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C].2019:723-725.
[3]王茂翠.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