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1期   作者:倪冬梅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是要从小就培养好的审美习惯。
        倪冬梅
        崇州市三江小学  四川崇州61123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是要从小就培养好的审美习惯。老师要让孩子能够从小就获得好的审美体验。小学的美术教学是培养孩子良好审美的开端,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老师应该重视传统文化传承,让学生在欣赏美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加有深度。老师要让传统文化与美术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打好基础,促进学生可以和中华民族的丰富的精神内核进行交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中华民族传递下来的宝贵艺术资源。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传统文化传承策略
        引言
        “美术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媒介之一,通过美术的形式来交流思想、展现情感,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当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小学美术教学时,美术老师需要合理利用中华文化带来的艺术教育资源,让传统文化艺术可以和小学美术教学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得到美的享受。开展教学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艺术教育资源,保证小学的美术提升需求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需求。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重要性
        (一)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
        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老师和学校都要重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让学生能够有更丰富的知识面,不再是仅仅关注考试的内容,还需要更好的把握知识的应用和人文素质,让学生可以在美术学习过程里接触美的基础知识,并感受美术的内涵。小学美术素养教育可以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每个学生都需要注意利用美术作品来展开研究分析,保证美术可以与实际结合到一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根据的传统艺术了解到作品背后对应的历史事件,一边感受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学习美术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一方面也能够更深层次的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
        在开展相关教学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良好价值观的培养。传统文化的继承原本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会和艺术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宝贵的知识财富。学生在学习过程里面可以慢慢了解和更新相对应的历史知识,学会相对应的技能,明确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提高知识储备,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思想道德层面的影响会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会因为有趣的教学内容而有所提高。学生要注意美的理解,通过对美的学习,让自己的生活状态以及学习状态更加积极向上,并且,在逐渐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生活,提升自身的包容性,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核与自身的行为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二、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的契合点
        传统文化涉及到的内容和领域有很多,无论是科技、艺术、哲学、宗教还是文学,方方面面都体现了中国在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不朽文明,所以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美术传承。我国有非常多的艺术资源,它们都是传统文化瑰宝,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传统瑰宝传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深切的接触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美好。老师要注意提升美的体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在进行美术教学中,无论是美术技法教学,还是美术理论、美术鉴赏,都可以更合理的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并且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保障各个方面的文化传递都能够顺利和妥善的进行。在传统文化交接和学习时,老师要注意美术的渗透性,从更有趣、更灵活、更包容的方向来传递传统艺术的美,保证传统文化可以和美术教学有更完美的契合。
        三、 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两个典型问题
        (一)单纯传授理论部分
        老师在进行艺术授课的时候,要重视理论的传递,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与具体的理论体系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建立每个感受和美的认知,让学生在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的理论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与生活结合到一起。

但是有时候,有的老师在进行授课时,往往太过注重理论,最后忽视了具象化的展示,没有让学生从真实的体验上来感受传统文化,也让学生不能更好的将艺术和生活结合到一起。注重单纯理论传授的美术老师,没有做好传统文化的传递,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面临的很多问题。
        (二)大部分美术教师认识不到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美术的渗透往往意味着,对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只有将传统美术渗透到生活,才能让学生在感受和学习美的过程中有更深刻的体会,如果仅仅只是照本宣科完成美术任务,那么这对于传统文化的融入教学是完全没有帮助的。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完全没有注意到美的享受,仅仅只是让教学内容浮于表面。老师应该在渗透方面做足功课,将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到课程教学的每一方面,让教学可以更加充沛,准备可以更加丰富。
        四、 为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注意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欣赏各朝各代的名家名画, 感悟历史文化的精彩
        要更好的渗透传统文化,老师就需要从各个方面着手,加强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理解。老师需要对中国绘画艺术史有更详细的了解,在认识相关艺术的时候,可以更充分的感悟历史文化的精彩。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将艺术与历史事件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教授绘画技巧的时候,也可以更好的讲述历史背景,通过对背景的了解,加深学生对时代的印象,让学生欣赏传统艺术的时候,不再只是看过了事,还要从更深层次的东西出发,提升自身的敏锐力,更深刻的感受画家这当时的精神状态以及时代的烙印。
        (二)利用民间的传统文化,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民间传统文化也是民族文化的方程形式之一,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安排民间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艺术底蕴。教师要充分了解民间艺术,让民间艺术能够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合到一起,从更真实更写实的方向去传授民间艺术,让学生能够更充分的感受技术内涵。在进行相关教学的时候,工作人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联想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更活跃的感受艺术的美。
        (三)通过经典古诗词, 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传统文化艺术结合了绘画,也结合了经典古诗词,在进行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时,学生还可以学习到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古诗词,更深刻的理解古诗词给后人带来的影响。老师要从实际意义出发,做好文化兴趣培养的准备工作,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国画的内涵。
        (四)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美术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形式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课本和黑板。老师要灵活的利用现代化的技术,通过视觉感受的呈现来加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是培养学生初始审美能力的基础,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老师需要将美术课程与传统文化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更好的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学习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包容博大,做中国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和传承者。
        参考文献
        [1]古晓婷.小学美术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204-205.
        [2]李羽卉.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教育新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9,(10):164-165. DOI:10.3969/j.issn.1674-9286.2019.10.081.
        [3]马多智.简述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20,27(27):151-15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7.075.
        [4]刘希.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研究[J].读与写,2020,17(21):249.
        [5]耿慧.浅析传统文化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读与写,2020,17(18):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