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类院校“英语+专业”双能力融合培养的内容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1期   作者:邹勤
[导读] 艺术设计类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较弱,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英语学习和专业课之间联系也不紧密。
        邹勤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广西北海 536000)

        摘要:艺术设计类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较弱,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英语学习和专业课之间联系也不紧密。本文将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入手,通过分析艺术设计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引入元认知策略,对“英语+专业”双能力融合培养的内容进行研究。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英语与专业课之间联系,培养学生双能力,提高人才质量适应社会需要,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探索新的道路。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艺术设计;元认知策略

一、引言
        艺术设计类院校“英语+专业”双能力融合培养的内容是指把英语课程设置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彼此关联的科学知识和综合技能体系。高校中的英语课程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是两个独立并行的课程,开展“英语+专业”双能力融合培养是当前艺术设计类院校发展的趋势,但如何实现学生英语应用与专业实践能力相融合,并与职场需求有效衔接,还需要深入探索和实践。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课堂和实践教学的融合互补功能,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设计、编写、表达和实现创意的能力。
        
二、专门用途英语简介
        专门用途英语主要是指一些职业英语、学科英语、学术英语等,是针对不同专业设置的英语课程,对使用范围有明确规定。大学英语只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而且不同的专业学生英语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一致,没有区分性。“英语+专业”双能力,是指学生学习及应用英语的能力和学习及应用艺术专业的能力。在艺术设计类院校对学生进行双能力融合培养,让学生把英语与艺术设计的学习相结合,运用到英语和艺术设计这两方面。这也符合ESP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与将来职业相关的能力。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方式立足于专业需求且很实用。艺术类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主要有以下特点: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不能应用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英语+专业”双能力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英语与专业知识技能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ESP教学模式符合艺术设计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推进大学公共英语改革也意义重大。
        
三、艺术设计类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它的教学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第一,课程改革范围局限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设置不具有多样性,达不到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第二,现有英语课程只培养学生单一的能力,人才质量无法适应社会需要。在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中,“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是比较理想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第三,学科交叉融合程度不高,跟不上学科发展变革的前沿趋势。“英语+专业”双能力融合培养的模式,不仅要寻求适合大部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改革,更要采用基础阶段英语知识和高级阶段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四、英语+专业双能力融合教学内容
        “英语+专业”双能力融合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把英语知识和自己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某艺术设计类大学在英语教学中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对2018和2019级的学生根据教材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学生以数码科技、迪士尼、唐人街、反战、农业博览会、自由女神像、大学生活、亲情、中秋节、数码科技和身边的英雄为固定主题,从中选一个主题进行英文单词的绘画创意设计,并用10至15个英文句子进行作品介绍,使用绘画元素和技法,表达主题内容或象征意义来突出的作品特色等。作业要求内容切合主题,英语表述正确;作业设计、色彩、绘画技法突出,体现学生的绘画水平。英语教师在所带的每个班级按照以上要求筛选出5-10幅优秀作品,由专业教师经过第二轮筛选之后得出的作业进入“优秀学生作业”。学生的优秀作品展览主题明确,不仅融合了英语和专业知识,还体现了对所学英语知识的理解和精湛的专业绘画技巧,供其他学生进行学习。“英语+专业”双能力融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准确分析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单词拼写错误或语法错误,主题表达不够明确等。因为要用英文句子进行作品介绍,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融合专业知识,能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语言环境中。既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又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毕业后的职业发展。
        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促进“英语+专业”双能力融合,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元认知策略将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内化所学英语和专业知识。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种心理成分。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体验和控制,是学习者保持高效率和高质量学习的重要前提。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监控和调节策略,即制定学习目标,对认知过程进行评价、反馈,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英语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给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将对他们学习英语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前展示任务,比如介绍自己喜欢的一部艺术作品来了解他们的英语基础水平,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思考、去反思专业兴趣点,这是个体对于自己的认知以及对于专业知识的探知的起步。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期末评价其英语学习效果,对学生的绘画作业进行反馈。艺术设计类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弱,但他们的专业技能强对本专业感兴趣,英语教师需要通过英语学习策略教学,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存在的困难,增强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为英语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根据艺术设计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为培养高质量的艺术设计类人才,“英语+专业”双能力融合的教学模式,将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根据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大学英语公共课教材内容,文中提出了选取不同的教学主题对“英语+专业”双能力融合进行研究,适当地引导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英语学习,改变传统的教授式教学模式,贴合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成果来看,以专业技能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得到了师生的认可,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丰富了英语教学内容,推进英语和专业融合的教学改革,也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炎芳.高职英语教学中ESP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0):93-94.
[2]刘娟,周婕.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英语课程中ESP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2):95-97.
[3]苗绘.元认知策略在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02):142-144.
[4]秦素琼(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68-170.
[5]张巍,张强,郜红合,刘兆龙.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的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7(08):131-132.

 [基金项目:艺术设计类院校“英语+专业”双能力融合培养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BYJG201810)。
作者简介:邹勤(1994-),女,江西新余人,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