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美
云南楚雄东兴中学 67500
摘要:现代中国,伴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的国家战略的不断出台,学校的教育理念也开始被重视起来,教师们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革新教育理念才能达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与此同时,教师们也开始思考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听课效率,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就是学校教师们在不断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启发式教学即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思维。本课题主要是在教师的课堂实践基础上对如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研究,希望在教育教学上能给予读者参考。
关键词: 启发性;教学研究;高中生物;课堂实践
进入高中,学科数量的增多加上学科难度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明显下降,特别是理科类,以生物为例,高中的生物学习大多是关于实验的内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记忆能力,才能记住实验中的各项操作流程,这对学生是个不小的挑战。假设老师能够通过一些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养成自己主动去思考问题的习惯,学生的思维就能够得到启发和拓展,也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更牢固掌握知识点,久而久之,学习成绩自然能提高。以下将围绕教师教学实况,对启发性思维进行阐述及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对策。
一、启发性教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1、启发性教学的概念
启发性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减少灌输式的教学,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运转能力,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自愿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与老师形成良性互动。
2、启发性教学的重要性
近几年,启发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逐渐被各类学校教师们重视起来,教师们认识到启发性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课堂上,启发性教学能够帮助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师生的互动度,课下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引导学生自己将课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通过举一反三、类比推理的方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类似的知识问题解答上,反复多次,高效巩固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思维转化能力。
二、高中生物课堂上运用启发性思维存在的问题
1、以老师为主体,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屡见不鲜,教师们在课上将课本知识教授给学生,却未给予学生理解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下课时间一到,教师又匆忙去往下一个课室,造成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理解不深的后果。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会逐渐降低,学习成绩难以提高。
2、传统式教学,难以达到启发性思维的培养
当前,很多学校的生物课程还是以老师的书本讲解为主,而人教版的高中生物课程中大部分都是需要学生亲手进行实验操作来加深印象的,学校没有提供足够的机会给学生动手操作,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以当前高中生的知识体系是很难理解掌握的,学生听不懂也理解不了,就会慢慢对这一学科失去学习兴趣,不愿意动脑经思考问题,甚至放弃这一门学科的学习,启发性思维难以培养。
3、枯燥无味的教学形式,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对于大部分学校的老师来说,由于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45分钟,所以教师在授课还是以单一的形式进行教学,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很少,学生发言的机会不多,学习参与度不高,情景式教学、微课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并不常见,课堂的沉闷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干扰,很多时候教师在上面讲得激昂澎湃,学生的心思早已被窗外的世界所吸引住,听课效率十分低下。
三、如何将启发性思维更好融合于课堂中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互动
教师如果想要加强对学生启发性思维的培养,单靠上课的几十分钟肯定是不够的,老师在课上匆匆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知识,吸收知识,甚至下课铃响学生们还没明白案例讲的是什么,但老师已经离开教室了,学生也只能似懂非懂的跳过了。所以,教师可适当在课下给予学生多些时间,给学生提问的空间,课堂上也可以减少灌输式的教学,适时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最后再跟学生们一起总结,师生之间良性互动也是提高学生启发性思维的关键。
举个例子,老师在讲解“人体内环境稳定”这一章节时,可以先对学生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如为什么人体的血液中含钙量会有高低之分?是什么导致含钙量的偏高或偏低?偏高会出现什么症状?偏低呢?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可能会有学生针对性的回答自己所知道的答案,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答案来发现不同学生的思考方向,寻找答案的共同切入点,像钙含量高会普遍引起肌无力,而缺钙会造成骨骼发育不健全,通过加深与学生的沟通,激发学生的活力,达到启发性教学的目的。
2、情景式教学结合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
高中的生物教学中,很多知识点的掌握是需要教师列举生活例子和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来加以理解的,教师们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实践,防止学生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举个例子,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一课的学习中,教师们可以让学生留心生活,以观察一粒种子从种植—开苞—盛放--衰落的过程,通过情景式的带入加上学生的亲身参与,学生有参与感,容易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思考,如细胞的增殖需要什么条件呢?一般这个过程需要多久?温度在这个过程起到什么作用呢?是不是不同生物之间增殖和分化有相似的条件呢?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对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够形成自己的理解,也更容易掌握知识点。
3、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增强学生直观理解力
高中生物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通过老师的言语加以想象理解,多媒体设备这个时候就派上用场了,教师可以将本节课所要讲解的知识整理到PPT 上,采用PPT的形式可以更直观的将知识体系展示出来,方便学生浏览的同时也节省了老师的板书时间,且形象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讲解也有助于加强学生理解力。学生在看到的同时也可以思考其相关知识点的应用。
四、结束语
调查显示,启发式教学能够很好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开发学生的脑力潜能,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拓展的有效方法。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启发性思维模式,让学生更加轻松愉悦的参与课堂掌握知识,从被动接受应试教育到转向主动学习现代化素质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马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导入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2] 赵孟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提问技能的探究[D].河南大学,2014.
[3] 刘慧敏.高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4.
[4] 徐慧芳.高中生物课堂尝试教学法的个案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5] 吴琼.师范生课堂问题生成技能的反思性教学研究[D].温州大学,2019.
作者简介
姓名: 陶美
出生年月:1990.10
性别 :女
籍贯:云南楚雄
最高学历 : 大学本科
职称: 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高中生物
邮编:67500
单位:云南楚雄东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