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娅楠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永昌小学 云南 腾冲 679100
【摘要】: 统编教材使用背景下,许多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已经开始注重实践和自主创新,来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本文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自主创新策略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依据语文创造性阅读教学的特点,摸索出一套以自主阅读——交流感悟——探究发现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新模式,提出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主创新的可行性策略,以期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阅读教学参考。
【关键词】:统编教材背景 阅读教学 自主创新能力
【正文】
国家统编版小学语文学科教材从2017年秋季起开始在全国小学一年级统一使用,2018年秋季延伸至二年级,2019年秋季实现小学各年级全覆盖。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此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等多个版块,把课外阅读也纳入教学体制,并在课文的选取上有严格标准,每一篇都有其目的。统编教材使用背景下,许多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已经开始注重实践和自主创新,来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但是在具体的方法和策略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期待在阅读“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希望有所突破。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薄弱环节
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太过刻板。第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比较缺乏。 第三,许多学生存在被动阅读,存在“自主创新”阅读能力的匮乏。
二、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可行性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正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将学生从传统课堂中片面的知识接收者身份解脱出来,转而使其成为课堂主体,予以其充分尊重。
2.以生动有趣的阅读导入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课时教师要考虑用一些形象有趣的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激起阅读的激情和火花,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比如执教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名著学习单元,许多学生对名著不敢兴趣,特别是《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笔者在在执教的《草船借箭》一课,采用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执教《武松打虎》用“好汉歌”开头,而执教《红楼春趣》采用“猜人物”特征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提起,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中,事半功倍。
3.注重语言训练,提升学生阅读自主创新能力。
学生要适应自主阅读方式,并在自主阅读中获得自主能力提升,教师在借助教学方式予以阅读指导的同时,还需注重语言训练,使其掌握自主阅读方式,提升其阅读能力。比如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抓住课文中关于“自由和快乐”一部分,指导学生随文练习说话,进行扩写,一句句精彩脱口而出。
4.创建自主阅读平台。
课堂是阅读教育的关键点,却不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全部,为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教师需打开课堂,为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创造良好平台。比如创建自主阅读交流角,定期推送优秀阅读文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或者在教学中开展阅读活动,如分角色朗读、作文竞赛等也是创建自主阅读平台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落实自主创新能力培养
(一)自由阅读,自我感悟
语言的练习首先就是读,因为诵读能形成语感,形成记忆,积累材料,这样以后才能学习致用。我经常会被问道“孩子该看哪些书?”“该怎样进行阅读指导?”我回答的是鼓励读书,但是要不拘一格,不要强迫读哪一类书,可以广泛一些,但是对教师而言,必须是结合课堂教学做一些引领,可以给孩子介绍一些书,由他们自由选择去读,去感悟。
(二)合作交流,丰富体验
小学生由于受生活阅历、情感体验、知识积累等的限制,对文本的解读不可能面面俱到,尽善尽美,所以教师适时地引导其进行小组合作,平等交流就显得很为重要,因为此过程能为他们搭建一个成果共享、取长补短、完善成长的平台,学生能于其中感受到合作的快乐,交流的必要。在阅读实践中,笔者主要引导学生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合作:
1.个体行动:学生自己回家阅读,带动家长阅读,由家长督促孩子阅读;
2.小组行动:在语文课堂上集中反馈阅读情况,进行思维互补;
3.全班行动:对一些关键性问题,举行阅读交流或者阅读辩论会,让全班学生对话、答辩、争论,收获阅读的快乐,锻炼阅读自主与创新能力。
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多管齐下,合作与独立并举,在教学中往往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精彩。
(三)探究发现,发展个性
不同的人适应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合理想象,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火花。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执教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情感、知识积累,引导其结合文本去体验、去探究。
四、阅读“菜单”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助力。
初步拟定出一套以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依托,以单元阅读为单位,以“主题阅读”为形式的导读菜单。
1.“课内导读”:明确每篇课文的重难点和突破方法,缩短课堂教学中在某一篇课文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2.“佳作链接”:推荐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作为必读篇目课后阅读。
3.“荐书选读”:列出相关的书目,供学生做选择阅读。
4.“主题作业”:减少课业负担,把课外时间放手给学生读书,写自己的收获、观点和见解。
5.“佳作推荐”,突出学生主动,为能够自己找到佳作的学生提供推荐给大家的平台,便于分享也能够更好的调动阅读的主动性。以简洁、选读、实践的实施途径,带给学生全新的阅读感受。
【参考文献】:
[1]方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7).
[2] 田梦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7(11):216.
[3]陈惠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3(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