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1期   作者:赵宁 朱洋菲
[导读] 在科学课教学中由于教师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不够深刻,组织与引导不当,表面上学生热热闹闹、气氛非常活跃,可是究竟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
        赵宁  朱洋菲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 710086   
        陕西省西安经开第三小学 710018   
        摘要:在科学课教学中由于教师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不够深刻,组织与引导不当,表面上学生热热闹闹、气氛非常活跃,可是究竟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这些探究活动究竟要解决哪些问题?孩子的哪个方面得到了发展?恐怕多数老师都说不清楚,值得广大科学教育者和我们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的关注和反思。为此,自己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实践,旨在进一步研究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科学课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   
        通过研究,我发现如果科学探究活动流于形式,缺少科学探究的内涵,科学探究缺乏实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课程宗旨则很难实现,为了改进小学科学课课堂教学,增强科学课探究的实效性,必须要从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策略入手,切实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实施。那么,平时教学过程中哪些教学方法有利于组织与引导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呢?结合教学实践,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体会:
        一、“发现法”的运用:是指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件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时,学生的思维已经在活动,会引发学生天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学生在雨后经常会发现树荫下、树的背阴面、阴暗的角落,都有一片一片绿茵茵的苔藓,其他地方都没有,就觉得很奇怪,就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就会这样想,把这些苔藓移栽到阳光下,让其生长得更快点;但是移栽后不久就会发现,苔藓都枯萎了甚至都死了,这些发现都会引起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立刻就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去不断的探究并想各种方法解决。
        二、“引导法”的运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遇到了一些问题暂无法解决或者考虑的思维方向不对,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对学生进行暗示相关的事物或从侧面进行引导,引导学生继续对问题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研究《空气的性质》一课时,老师手里拿着空杯子问学生:杯子里有什么?学生会说:什么都没有;这时教师需要引导法,引导学生看着杯子:杯子里真的什么都没有吗?可以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大脑思维活跃起来,对空杯子里装的物体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去积极思考,去大胆猜想。
        三、“激励法”的运用:是指通过表扬和鼓励的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对学习探究兴趣,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补充能量,对学习更加有信心,对问题的研究层次更加深入。

例如:在《根的作用》一课,通过学生拔草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谈一谈感受,学生很快会答出:固定植物作用,要不然风一吹满天都是植物了;教师这时对学生的答案表示肯定并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再想一想:植物的根还有什么作用?学生有了自信,学习积极性也调动起来,很快就会想到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和养分,都是靠植物的根吸收的,要不然为什么需要经常给地里的植物浇水和施肥呢?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也被激发起来。
        四、“设问法”的运用:是指对问题的引出故意卖个关子,不直截了当而是间接地提出,想办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讲《馒头发霉了》一课时教师问:我们家里经常把没吃完的剩菜饭放在什么地方呢?学生答:冰箱里;教师接着问:为什么呢?学生答:时间长会变质坏或长毛发霉;教师继续问:为什么放在冰箱里就不容易发霉变质呢?学生马上会想到食物发霉的一个条件——温度,温暖的气候食物最容易发霉;接着问:家里的衣物和鞋为什么要经常拿出来晾晒呢?如果不晾晒又会怎么样呢?学生马上意识到,发霉还有另外一个条件——潮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一个的设问总是能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一步一步地思考,一步一步去解决问题。
        五、“激将法”的运用:是指教师掌握学生不爱服输的思维心理,利用激将的方法,故意刺激学生:你们根本就不会或根本就做不出来,以此激起学生斗志,激发学生对问题产生探究兴趣。例如:教师说我在其他班上课中,有一个问题,全班学生一节课都没有回答出来,哎!这个问题估计咱们班也没有一个人会知道,不说了;但是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非让教师说出来,强烈求知的欲望开始膨胀起来,大脑思维也活跃起来,探究的兴趣也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来。
        六、“成功法”的运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对自己也有了信心,对学习前景充满着希望,对学习有更大的动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成功与兴趣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而学习的积极性又是学习动机伴随学习兴趣形成的,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注意力集中,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简单电路》一课中,先让每一个学生,连接最简单的电路,让小电珠亮起来,当小电珠亮起来时,每一个学生会无比的高兴和自豪,自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对下一步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的探究兴趣也会大增,积极参与实验欲望探究更强烈,实验的成功率也比较高。
        总而言之,我们科学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新课标的理念来引领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有效”的“教”来保证学生“有效”的“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与引导小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从而真真正正地提高科学课堂探究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一)作者简介:赵宁:一级教师,本科学历,从1999年至今耕耘在小学科学教学的第一线,现任职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专职科学教师并担任科任组年级组长,西安市“商小红名师+”研修共同体核心成员,未央区“赵宁名师+”研修共同体暨名师工作室领航专家。近年来被授予“陕西省中小学教学能手、西安市中小学骨干教师、未央名师”等荣誉称号。
(二)朱洋菲:二级教师,本科学历,从2013年至今耕耘在小学科学教学的第一线,现任职西安经开第三小学专职科学教师并担任科创组教研组长,西安市“商小红名师+”研修共同体成员。近年来被授予“西安市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名师、未央区小学科学教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