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云涛
(监利市新沟中学 湖北监利 433304)
摘要:目前,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通常占据了重要地位,其实验通常表现为两方面,即探究性实验以及演示性实验。通过这两种物理实验的教学方法,就会使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成,并注重物理理论知识的讲解,这就会对物理教学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以下对高中体验性物理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验性;物理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体验式教学是教师根据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切身体验和感受,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因此,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切身体验.在学生体验情境创设中,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
一、体验式教学
对于体验式教学,当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综合诸多文献以及“体验”的涵义,笔者认为,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已有认知,创设教学情境并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全身心体验亲历,在体验和感悟中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价值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方式。
二、高中体验性物理教学策略
(一)基于情趣激发的物理体验性教学
高中阶段的物理体验性教学中,经过情境创设,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以此使学生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走进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充分调动学生的体验愿望与求知欲望,并为学生创建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例如,在对《平抛运动》开展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体验性游戏。假设学生为飞行员,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模拟从飞机上投掷炸弹,并要求命中敌船。然后,教师让几位同学到讲台上,通过多媒体课件,投掷炸弹,结果学生都没有命中敌船。班级不断的传来欢笑声,也有部分学生不服气,想要到讲台上挑战,通过该方式,通常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更快的融入到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可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如到底需提前多久投掷炸弹才能命中敌船?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构建假设性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的观察与推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使学生充分掌握问题探究的方法。因此,物理教师需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对课题研究产生兴趣,并通过分组讨论,总结无法命中敌船的原因,然后让小组代表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代表发言,从而使学生通过体验性物理学习,找到实验失败的具体原因,并对其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命中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确定投掷炸弹的位置以及敌船的水平位移。
(二)结合实际生活,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
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不少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借助物理知识可以解释生活现象,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物理现象,教师借助这些物理现象创设教学情境,符合物理学科教学特点,紧贴学生实际生活。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需要留心观察生活,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设计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生活的奇妙,感受物理在自己身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例如,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弹力”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玩过蹦蹦床吗?”然后教师让一些玩过蹦蹦床的同学,说一说玩蹦蹦床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蹦蹦床的原理。
“为什么蹦蹦床会越来越高?”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教师向学生展示更多生活中的弹力现象,如蹦极、碰碰车、弹弓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展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究,掌握形变相关知识,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可以利用胡克定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开展体验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思维体验
体验式教学是促使学生内化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具有趣味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兴趣。教师要保证学生的自主性,以情境问题为学习背景,引发学生内在的思维冲突,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自觉走入情境,思考问题,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认识。体验式学习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了解物理知识的关键要点。所以,教师要创设愉悦自由的探究思考环境,让学生始终处于独立自主思考、积极探究问题的状态,真正经历学习的过程反馈、归纳总结、猜想质疑,使学生在深刻的学习体验中,真正实现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要利用情境,循序渐进地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能将个人生活经历与知识融合,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如在教学《平抛运动》一课时,笔者通过具体生动的情境设计,引发学生正向的情绪和心理体验,使学生以情境为载体展开联想,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知道了怎样求合运动和分运动,正确且深刻地理解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因为体验式教学需要一种载体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的思维能沉浸其中。所以,在《平抛运动》教学中,笔者利用飞行员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在导入阶段,笔者抛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如果你是一位飞行员,需要驾驶飞机投放炸弹,并精准地命中目标,那么你就必需计算出飞机离目标的水平距离,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算?”笔者通过情境让学生感受和领悟平抛运动的特点,经过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学生知道了飞机投下的炸弹是做平抛运动,为了精准命中目标,必须对平抛运动进行研究。这样,学生在情感驱动下,积极探索什么是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有何特点,并进一步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平抛运动相关的问题。
(四)教学活动操作化,让学生手中有方法
物理课程学习具有相对的抽象性,这就需要教师基于学生过程体验的需要,对物理课堂教学进行活动化处理,让物理课堂动起来,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针对自己提出的猜想、假设进行实证,掌握知识建构的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过程体验做到手中有方法。“研究摩擦力”一节活动的开展围绕问题,针对学生猜想,开展小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先在小组范围内交流自己的猜想,然后将猜想进行整合,围绕两个问题,即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展开操作活动。学生操作活动主要以实验验证为主要形式,各个小组自行设计实验,验证自己小组的猜想和假设,并结合实验进行解说,证明自己的猜想。
结束语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必须实现从“灌输式教学”向“体验式教学”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全身心地体验、探究和感悟,进而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价值。
参考文献
[1]郝雷.体验式学习视角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9(36):53-54.
[2]唐黎和.高中体验性物理实验实施策略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36(10):8-9.
[3]谭长伟.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活动[J].高中数理化,2018(14):36-37.
[4]王立新.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的认识与实施策略[J].吉林教育,2016(08):143.
[5]庄宝霞.谈谈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J].考试周刊,2016(37):141.
作者简介:
彭云涛(1987,-9)男,汉,湖北监利,本科,中教二级,高中物理教学教研及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