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张永琴
[导读] 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张永琴
        黑龙江省绥化市育才小学152000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解题能力培养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应用题的分数在小学数学总分数中占据较大的比例,是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题是教师和学生必须攻克的一一个板块。其次数学应用题是基础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通常都是将一些 重难点知识融入到题目中,再结合具体的案例,这类题目考验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综合应用的能力。例如较为经典的鸡兔同笼的应用题,考验的就是学生了解题目、分析题目、解决题目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
二、当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备课不充分
        备课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通常部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只会写下简单的流程,并未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整节课还是以“一言堂”为主。教师缺乏对课程内容的深入挖掘,导致整节课程死气沉沉,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时缺乏兴趣。在讲解应用题目时,更是无法合理找到切入点,而学生基础知识又不扎实,必然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二)未将情境创设和知识点有效连接
        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提出,使得传统的数学课堂迎来了改革,数学教师开始在课堂上增加各种各样教学的辅助手段,以营造一个较为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教师会通过创设-些有趣性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去学习, 但是有些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未将情境和知识点有效进行连接。往往所表现的情境和应用题的内容相偏离,并没有融入需要考察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实际上和素质教育相背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三、小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存在的几点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对学生们数学学习成果的一种综合考验,其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总体而言数学应用题是存在一些难度的,通常小学生们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存在以下三点问题。第一点问题审题不清,应用题本身所涉及的内容除了各种数字之外,还包含着一系列文字性的表达。 对于小学生而言, 文字的表达还正处于学习中,学生解答应用题既要去思考文字表达的含义,又要去利用数学的知识去解答,有些学生在内心就产生了一种惰性,不愿意仔细读题,看到一-些类似的题目,会直接.将其定义为之前做过的题目,采用固有的思路做题,这就会造成审题不清,影响最终解题的质量。第二点问题计算错误,纵观小学生平时应用题最容易出错的地方,通常不是列式方面,而是计算上。有些学生能够根据题目列出算式,但是在计算方面却粗心大意,导致最终应用题结果计算错误。


三、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一)认真分析题目,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认真读题便是第一步。 通过读题使学生知道题目要求什么这便为他接下来的思考埋下了伏笔,有助于学生解题速度的提高。由于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 解能力,为此,在学生阅读题目时,教师要求他们默读并且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学生平时做应用题时的习惯,发现大部分学生往往读完题目就急于匆匆动笔,看似学生一接触题目就有了思绪,知道如何去正确地解答题目,但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读懂题目,而这便直接导致了他们的解题正确率较低。为此, 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目使学生能够运用题目中的已知信息来快速建立相应的数量关系,从而得到相应的未知条件,进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而在学生审题能力逐渐得到培养的基础.上,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增强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根据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在六年级阶段所接触的应用题题型种类是较多的,而学生在解答不同的应用题时要积极地思考,要从不同方面来看待问题同时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然而在平时做应用题的过程中,学生该如何灵活选择解题策略呢?就此而言,教师在平常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目的地去积极地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白根据不同的应用题,应当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同时,在解决同一数学题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去分析问题,从而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一题多问”“-题多解”等都是经常用到的,教师需要逐渐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多角度看待问题,多个角度去思考,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的灵活性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显著提升。
        (三)明确解题步骤,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再复杂的应用题都是由多个简单的条件组成的,为此在做应用题时,学生要认真审题养成认真的审题习惯。同时,审题过程中,学生要一边阅读,一 -边划重点,分析已知条件中,所蕴藏的数量关系还要分析已知条件与问题间所蕴藏的数量关系。有时候根据已知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学生可以借助线段将数量关系呈现出来。当明确了数量关系之后,学生就该思考解题策略。当前,分析法、 综合法、比较法、假设法、逆向思考法是经常用的解题策略。当学生掌握了正确解题步骤之后,这有助于他们快速解决应用题,并且还降低了他们解决应用题的难度。
结论:小学数学知识是非常抽象的,也是很复杂的,对于小学生的认知而言,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进行应用题的解答时,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合理地传授应用题解答的方案。首先要教会小学生对应用题关键词语的分析,养成良好的分析习惯,保证能够把握好应用题解题的思路。其次可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融入图标,用图标解题法化抽象为具体。另外教师也要加强同一个知识点的多种题型的练习,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解决能力。最后要综合分析错题,增强学生数学解题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刘娟.善待学生之错——小学数学解题教学探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11):80-81.
[2]唐丽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的探讨[J].新课程(上),2019(11):146.
[3]庄小红.借助数学画图 培养解题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9(11):182-183.
[4]张芳.基于问题解决能力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读写算,2019(3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