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姚梅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

        姚梅
        四川省苍溪县东溪镇中心小学校  628441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而由于小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并不完全成熟,其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依赖于数学教师的有效引导,因此,探究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优化策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水平,已经逐渐成为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章对姚梅-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2500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对于课堂教学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路,真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从不同层面阐述了当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更有效的教学建议,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
        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部分地区依然存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年龄较大数学教师的小学课堂上。此外,还有小部分学校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的自主学习,不能从多角度对学生的数学科目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此类情况亟须改善。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学无定法,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面对这种困难,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新颖的教学方法。比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把学生分成小组,好、中、差、每组选组长,派代表互相检查作业,互相交流讨论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业完成情况,上课回答问题,同学们互相督促互相进步。老师课堂提问用小红花奖励,对表现不好的收回小红花,表现好的奖小红花激励,只有得到小红花的同学评优占先,老师在班上制定各种各样的奖励方法,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积极回答问题情况,平时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得到几多朵红花,只有得到小红花的人可以获得小学生们喜欢的奖励,可以树立几个典型榜样,让学生们都向榜样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习上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发扬优良的作风。我们适当的还可以开展一些竞赛,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激励学生。其实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都想自己成为强者,好好表现自己,老师要给学生机会,搭建学习平台,其实学生天生聪明,老师要会教育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有缺点很正常,老师发现了就要及时改正,一个学生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还是一个好学生,只要学生改正了,老师要及时表扬。久而久之,学生不自卑了他就变成一个好学生。


        (二)创新教学观念,奠定数学文化基础
        随着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全面推进,对于教师教学策略和思维也是极大的挑战,他们需要摒弃自身相对落后的教学思维,创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创设更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策略,迎合教学的时代需求。从教学层面来说,教师则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应用能力,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和教学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大胆思考敢于猜想与验证,帮助学生树立发展学习观念,培养学生具有极强的数学应用能力,从生活与学习层面入手,将知识与理论更强势的融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而不是仅仅将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表层,适当的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认知到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性,挖掘学生潜在能力,体现数学教学的时代性和现实应用性,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应用价值,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率。
        (三)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效果考核模式
        教学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学都建立了教学成果考评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对于监督教师教学质量、提升小学教学的水平和实际效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学教学考评标准过于单一,严重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成为单纯的数学知识的灌输,新旧知识的衔接和应用效果将因此而大打折扣。因此,以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唯一标准不具备合理性。学校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考核,可以加入学生认可标准、实践活动实际效果标准等新的考评标准,进而建立多元化的教师教学水平考评机制。多元化的考评机制的建立有利于鼓励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其自身能动性,不断创新,积极探寻新的教学模式。
        (四)利用信息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前信息技术带给了人们极大的便利,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同样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种各样的信息化手段进行讲解,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寻找各种各样的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信息化技术在课下也可以为学生带来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在课上留下探究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解决。学生在课下会利用各种手段,如网上搜索、借用软件等来解决问题。可见,通过这些信息化的手段,教师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不断改进和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善于运用情景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引导本班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的自主学习活动,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综合性评价,最终促进学生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焱.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135-136.
[2]刘桢.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65-166.
[3]李忠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