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翠
(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江苏 南通 226200 )
摘要:高效开展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对整体教学的内涵和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有深入的了解,然后通过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以切实有效地做好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可采用以下三方面的举措:挖掘数学各部分知识间的相通性,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实施项目化教学,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整体学习;巧妙运用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构建整体性的小学数学知识体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整体教学;高效
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有着循序渐进、连续性强、联系紧密、关联性强的鲜明特点,数学学科中的各知识体系往往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构建起一个更为庞大的数学知识框架。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到这点,而且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整体学习数学的意识。对于小学生而言,形成这样的意识是极为重要的,这对小学生的之后数学探究具有长远的奠基作用。因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数学各部分知识间的有机关联,在帮助学生建立整体学习的意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性的数学知识掌握体系。
一、挖掘知识相通性,构建知识有机联系
小学数学各部分知识体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初知识传授阶段,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起各部分数学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数学各章节,甚至是各本书之间的知识联系,从而挖掘知识间的相通性,从而将之展现在学生学习知识乃至解决问题当中,以启发学生以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知识和问题,从而为学生进行数学整体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基本上,在整个小学数学庞大的知识体系中,前面章节甚至是前面书本上的知识点及知识体系,基本上就是为后面章节和书本的知识点及知识体系做基础的,前面的某些知识漏掉了,或者没学好,会对之后的数学知识学习和应用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这就是数学知识连续性强的体现。鉴于数学知识体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且错综复杂的联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帮助学生提取和分析知识体系中的内在联系。
例如:笔者在讲到《分数加法和减法》这一课的时候,在讲解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时候,笔者为了强化学生通分的意识,首先就在更深层面上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
于是我将大家的视线放回了之前的整数加减法部分。首先我提问学生为什么在计算整数加减法的时候,要将同数位上的数字对齐进行加减运算呢?大家毫无疑问地回答到,因为同数位上的数字是对应的,不同数位的数字是不能直接拿来比较的。
学生回答得很对,于是我向大家深化了这一想法,因为不同数位上的数字有不同的记数单位,就拿42来说,十位上的数字4可不是代表了4这个数字本身,而是代表了40的意义,个位上数字有个位的记数单位,十位上的数字则有十位的记数单位,这就是不同数位的数字不能拿来直接比较的原因,就像一斤棉花不能与一米绳子相提并论一样,所属单位都不同,何以拿来直接相比?学生恍然大悟。
之后,我开始提问大家为什么在小数加减法里,首先要把两个小数按照小数点对齐呢?学生立刻回应道,这是因为要把数位对齐。这和整数加减法是相同的道理。
然后,我开始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的时候,分子可直接加减,分母不变而异分母的分数做加减计算时,分子不能直接加减呢?学生一开始还是不甚明白,我引导大家联系我刚刚谈到的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法计算原则,于是大家明白了,分母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记数单位,只有先把单位统一了,才能进行直接的计算,这也就是为什么同分母的分数可以直接将分子加减的原因。
通过整体性剖析数学知识,以全局的视角来解释数学定理,能够帮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数学定理和原则,同时还能有效帮助学生以整体性的习惯和观点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受益无穷。
二、实施项目化教学,引导综合整体学习
高校开展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活动,还在于切实让学生自己践行整体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自己切实在实践中体验,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整体性学习能力,继而促进整体性教学生的高效开展。因此,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活动,以引导学生在综合性、整体性的自主数学学习探究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讲到求梯形面积公式时,我们就以“探究求梯形面积的方法”为主题进行项目化教学。于是学生被分为几个项目化学习小组,来合作分工探讨求梯形面积的方法。因之前学过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因此学生得以进行联系性学习探究,这样一种整体性的学习探究,对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于是在项目展示环节,各组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巧妙方法。有的小组探讨出了将拼接全等的两个梯形,这样一来,就组合成了一个大平行四边形,然后运用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来求这个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所得面积的一半就是梯形的面积;有的小组在纸上画出了切割梯形的方法:沿着梯形的上底边一角做梯形另一腰的平行线,因此梯形被分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所以求梯形的面积就是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还有的小组画图演示了做梯形上底边两端点到下底边的垂线的方法,这样一来,求梯形的面积就是求一个矩形加上两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这些方法本质上来讲,都是求之前所学的几何图形的面积时用到的,通过整体性项目化学习探究活动,学生能够真切体会到整体性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强大作用,这对于学生强化整体性学习意识和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巧运用思维导图,构建整体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与整体教学的关键措施还在于构建整体性的知识体系,这也是教学的复习环节所应做的事。欲高效开展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活动,教师就应当在教学的各环节贯穿实施整体教学,复习知识体系的环节同样不能例外。
思维导图这种图文并重、能够把整个知识体系的各知识分支间所存在的诸如主次、并列、递进等逻辑关系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从而为学生明晰展现知识脉络,加强学生对知识联系掌握,并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图形思维工具,在构建知识联系方面,通常起到强大的辅助作用。巧用思维导图展示数学知识体系,可以鲜明体现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这对于教师在复习讲解阶段高校开展数学整体教学具有积极作用,教师要善用思维导图。
综上所述,高效开展小学数学整体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的诸如知识传授、引导自主学习以及复习总结等各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落实整体教学方法。总之,整体教学法不仅对于数学教学十分重要,对于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有积极作用。广大教师要加大对此的重视,并不断研究有效教学策略,以有效践行这一教学方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朱俊华,吴玉国.基于单元整体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09).
[2]王海青.论整体主义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9,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