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琴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三跃中心小学 江苏,镇江212200)
摘要:小学时期是学生们性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样也是学生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班主任肩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班主任不仅仅要有效的管理班级,还要重视起学生们心理健康问题,保障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时,应该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以此来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 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在以往的小学班级管理当中,大部分的小学班主任虽然也很重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没有什么有效的策略,所以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不仅仅影响着小学班级管理的正常运行,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也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时更应该将管理策略与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联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制定小学班级管理策略,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兼顾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真正的达到促使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学目的,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班级成长环境。
一、加强师生交流,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往往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疏通就会演变成为一个心理隐患,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在以往的小学班级管理当中,大部分的小学班主任在日常里很少与学生们进行主动地交流和沟通,这就导致很多的小学班主任并不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学生们的心理问题,继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去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们解决心理问题,使得小学班级管理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本人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时就会利用加强师生交流的方式来解决学生们的心理问题,通过日常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帮助我及时的了解到学生们的心中所想,继而根据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来利用合理的语言和行为帮助疏导,让学生们可以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例如本人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时就会经常性的与学生们进行日常交流和沟通,有一次在与一个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学生的情绪非常的敏感,经常性的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进行多想,导致这个学生的性格逐渐内向。基于此,我开始主动与这个学生去进行交流和沟通,逐渐抚平这个学生敏感的情绪,引导学生不要多想、将简单的事情想得很复杂。
在我的交流和心理引导下,这个学生逐渐放下了自己的心理防备,情绪也不再那么敏感,开始主动地去与其他的同学接触,性格也开朗许多。这样的教学表现证明了加强师生交流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有助于小学班级管理与心理健康进行融合。
二、尊重学生,建立学生的自尊心
很多的小学生之所以出现了心理问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上就是因为自尊心受损。其实在当下很多的小学班主任和学生家长都存在着一种错误的思维,认为小学时期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一味地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没有考虑到学生们的自尊心,最终导致很多的小学生自尊心受损,严重的影响到了小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也影响到了小学班级管理的正常开展。
小学班主任要想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去懂得如何尊重学生,建立起学生们良好的自尊心,这样学生们才会尊重教师、服从教师,继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们健康的成长。本人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时一向秉持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论是日常的班级管理还是私下的交流中,我都会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意见,尊重学生们的意见。例如我会制定民主的班干部选举制度,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出心目中的班干部辅助我进行班级管理,让学生们感受到尊重,继而身心健康的进行成长。
三、开展班级活动,树立正确观念
班级活动是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这一形式也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小学班主任应该合理的应用班级活动来帮助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帮助学生们心理更健康的成长。
本人在进行为小学班级管理时就会利用班级活动来为学生们传达一些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理念,让学生们的心灵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以此促使学生们身心健康成长以及小学班级管理高效的运行。例如本人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时就会定期的开展一些班级活动,传达一些正确的道德思想和观念。曾经有一次我开展过家长趣味运动会的班级活动,让学生们和自己的家长一起参与到趣味运动会当中,通过运动会来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到家庭之爱、亲情之爱并且还可以让学生们在运动会当中感受到快乐,缓解自己内心的压力。通过这种有趣的班级活动可以让学生们的心灵有更好的成长环境,促使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该重视起心理健康教育来进行融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身心也可以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段小军.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班级管理的方式探究[J].教育革新,2020(06)
[2]侯振保.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