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李琦
[导读] 中职属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其招生的对象是初中的毕业生

        李琦
        广西浦北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535300
        摘要:中职属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其招生的对象是初中的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在中职学校所招收的学生通常在初中阶段成绩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被家长和教师定义为差生,有很大一部分在思想品德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中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中职政治是承担育人的重要课程,将德育渗透其中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德育在中职政治课堂中渗透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德育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存在的问题,提出德育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德育;中职政治;意义;问题;策略
引言:中职学校培养的是一批技术型人才,但是对于当下的社会而言,要求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这就需要中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落实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中职学生正确的三观。通常只有一个人的三观保持合理性,才能够促使行为的科学性,保证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有序化开展。在中职阶段,政治这门课程能够为学生明确学习和生活的方向,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在政治这门课程中将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德育在中职政治课堂中渗透的意义
        首先从这门课程进行分析,其本身阐述的就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为学生普及基本的法律内容。而传统的一言堂说教方式往往教学效果较差,融入德育必然会使得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落实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其次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德育渗透的必要性。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的叛逆期,而现在网络又非常的发达,学生能够接触信息的渠道增多,面对社会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时,学生又缺乏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而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将德育渗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则是一种必然趋势。最后能够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之外,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道德品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即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落实全面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往的教育通常都是对技能进行传递,忽略了学生的德育,将德育融入其中,即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才和工作岗位的充分契合[1]。
二、德育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德育的重视度不够
        在中职阶段,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比较重视专业课程,认为学生毕业之后需要从事该类岗位的,所以在学习时往往会将全部的精力投入于技能学习方面。这也造成了在中职政治课堂,学生对德育缺乏重视度,在学习该类课程时,学生出现不认真听课,玩手机等现象,这也影响了德育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二)教师缺乏对德育在政治课堂中渗透的意识
        教师是政治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未注重将德育和政治教学两者有效进行融合,那么必然会使得政治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无法通过政治课堂的获得心灵的成长以及正确三观的树立。而就当下的中职教师而言,对政治课堂教学不够重视,也未注重将德育渗透其中,影响了该门课程教学的质量以及人才培养。
        (三)教师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在中职阶段,政治教师在教学环节未注重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缺乏了互动性以及趣味性,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例如有些教师虽然在课堂中融入了多媒体,但是仍然以单纯的讲授为主。未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思考和体验,使得德育在中职政治课程中渗透的效率大大降低,学生难以通过该门课程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2]。


三、德育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一)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诚信品德
        案例教学法则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生活实际存在的一些案例,基于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其背后存在的一些道德现象,继而落实德育的相关内容。例如《企业生产和经营》这一内容,内部讲述了关于企业能够获得成功的一些因素。如市场的准确定位、信息平台的使用、诚信经营等。在教学诚信经营的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德育渗透其中。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如果没有诚信,那么其也难以在整个行业中站稳脚跟。通常诚信是一个企业的标识,也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作为销售者,在购买产品时,往往看中的就是一个产品的质量。而对于消费者没有购买的产品,一般都是看品牌,基于对品牌的信任进行购买。教师可以为学生举正反两个案例,如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较低,但是消费者用了之后的体验感较差,继而纷纷转变价格稍高的一个企业的同类产品。这个现象就说明充分说明了产品的质量以及诚信经营的重要性,间接要求学生无论是日常的生活还是工作都要坚持诚信这个美德。拥有诚信,才会换来他人的信任。拥有诚信,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融入小组讨论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中职阶段的政治教育是非常枯燥的,内部的文字和学生生活联系并不是很密切。很多学生在学习这类知识时往往难以提起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优化教学的方式,在教学环节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如通过构建小组的模式实现问题的有效探讨,调动学生在整个政治课堂中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这一节课程时,有一内容是建设节约型以及友好型社会,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资料,回答问题。如问题一:何为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二:日常自身以及社会的哪些行为违背了这些原则。问题三:如何构建这样的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三个问题的提出是紧紧围绕小康社会经济建设这一内容,同时也充分的落实了关于节约以及环保的意识,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小组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了解在日常生活中,随地扔垃圾、浪费水资源等行为都给社会的环境带来了污染,使得未来的水资源面临着匮乏。而想要实现共同小康的目标,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护好环境。合理使用生活中的资源,间接激发学生为国家努力而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3]。
        (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对于祖国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然而就当下的中职学生而言,缺乏和社会的接触,对个人、社会以及国家之间的关系理解并不透彻。这就需要教师基于课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落实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培养一批有用之才。例如在学习《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先播放一段关于我国对外的经济关系,让学生对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一个基础的认知。接着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在国际市场上哪些中国品牌比较畅销,学生日常喜欢中国制作还是外国的一些品牌。逐步了解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属于国家的一份子,有义务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继而让我国的产品走出国门,逐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落实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师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政治教师是传递学生经济和政治知识的主体,也是将德育渗透入教学中的关键人物,其对于学生品德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作为政治教师应注意日常的品行,不随地吐痰,保护环境等,为学生做好榜样作用。其次要不断的优化教学的方法,营造和谐的政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这一空间中能够自由探讨,继而提升学生对经济政治的认知,落实学生的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所学习的内容将德育渗透其中,不断的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够在了解政治经济相关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品质,如道德素质、诚信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等,以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涛.德育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渗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04):65.
[2]张军.浅谈中职政治课堂教学有效策略[J].科普童话,2020(02):106.
[3]干朝辉.德育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分析[J].科技风,2019(10):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