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霞
(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
摘要: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信息科技普及度越来越高,为越来越多的人民带来生活便利,可见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中职计算机教学就是顺应这一科技发展趋势,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培养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是科技进步强有力的人才储备培养。本文笔者将从近年来较为新颖的微课教学模式入手,探究微课教学设计规律及其中有效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因素,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构建中职计算机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微课;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学设计;高效课堂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相较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言,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分析思维和创新能力更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这主要是因为理论知识可以依靠记忆和反复训练提升熟练度,从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具体问题时,往往考验的是学生自身的真实能力,需要学生通过调动所学习的知识通过思维分析去推理和判断,最终尝试措施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无法提前预演学生将会面临的问题,也就无法通过反复训练和死记硬背应付了事。因此,学生自身真实能力培养离不开实践能力、分析思维和创新能力,微课教学正是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充足的实践锻炼机会,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教学中提升自身的真实能力水平,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进而从根本上改善计算机教学质量,为构建高效课堂建立基础。
一、树立准确的教学目标
树立准确的教学目标就像是找到了引路的灯塔,能够帮助教师梳理教学设计思路,制定出更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由于中职学生与其他学生一般存在一定差距,教师帮助学生树立准确的目标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轻松,提升计算机教学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例如,课程《字符的编码》内容较多,大部分学生基础不好并没有接触过这类知识,在学习时记忆和理解容易遇到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制作一些有关编码进化和发展的科普视频,为学生树立的目标是熟练掌握字符编码演化过程,而教师的教学目标则是帮助学生记忆知识内容。多了这样一个小目标,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零散时间熟悉字符编码知识,加深理解,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内容,没有打击学生的自信心[1]。而教师可以根据视频的观看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与进步,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新方向
为了能够真正地培养中职生计算机专业技能,计算机教师需要确保教学课堂的高效率[2]。但教学效率的提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在采取策略时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动教学资源,开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新方向。比如班级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等问题,计算机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单元为例,如果只是讲解教材中有关现代硬件设备的相关知识,难免会给学生一种说教的错觉,倒不如教师采用微课向学生们介绍一下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的演化过程。
人类最初的存储器是有纸、兽骨、龟甲等,随着时间的变化又出现了打孔纸带和磁带,到了1932年出现了磁鼓内存也就是硬盘驱动器的前身,1942年第一台数字计算机诞生,到了1946年第一个随机存取数字存储器出现了,之后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如今所使用的U盘、SD卡、存储头条等。通过微课的方式,既不占用本身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能够以一种纪录片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发展历程,提升计算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相关课外知识的积累能够帮助学生扩宽眼界,追根溯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深化学生对于计算机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有更多时间与学生讨论和交流相关知识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交流的缺失,引领计算机教学走向新方向。
三、微课模式下中职计算机教学课堂的设计特点
(一)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
在微课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机会和时间明显增加,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以学生视角看待计算机问题,进而通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针对课程《wps文字2012的使用》大部分学生都有一定的使用基础,对于软件的启动与退出、文字编辑、查找替换这类常见操作可能并没有太高的学习难度,如果单纯的只讲解教材中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低。倒不如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设计一些小技巧或冷门操作,给学生一种自己所学甚少的感觉,让课程内容充满新鲜感。
(二)教师授课方式的转变
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而在微课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得到凸显。学生可以在课前有效地预习所学内容,这就为实际教学节省了大量时间,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设计发散问题与学生探讨,或是解答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设计核心就在于充分发挥微课模式下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再依赖于教师授课,而是主动学习知识,主动实践练习,教师不再是简单知识的传达者,而是真正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结束语:
总之,微课教学将教学与自学相联系,完全符合新课改和高效课堂的要求[3]。为了有效提升计算机教学课堂效率,丰富学生在授课期间的学习体验,有效拓展计算机教学课堂内容,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提升实践运用能力,确保计算机教学实效性得以稳步提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年龄和性格特点,构建更契合年轻人兴趣特点的教学课堂,为学生营造出更为生动灵活的教学氛围,从而转变传统计算机课堂枯燥沉闷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探究能力,构建高效计算机课堂教学。教师在设计微课内容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契合微课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差异,充分发挥微课教学对学生计算机能力提高作用。
参考文献:
[1]梁寿平.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计算机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97.
[2]曾周. 中职计算机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77-278.
[3]王晓燕.微课引领下的中职计算机基础高效课堂的探索[J].办公自动化,2017,22(2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