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刘天刚
[导读] 当前,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界追求的目标

        刘天刚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四川眉山)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界追求的目标,高职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也有了重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心理教育一直被忽略,不少学生进入社会后却难以融入社会,影响了能力的发挥。本文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希望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引入准军事化管理;职校生素质;职校生心理健康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加剧,全国从中小学到高校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学校也时常出现。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占16.51%,且比例逐年攀升。学生是心理问题易发的高危人群。当前,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十分严峻,应当被重点关注。职业院校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尚不成熟,易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心理健康情况更严重。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院校的目标是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而高素质的基本要素是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对高职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构成了严重威胁,阻碍了国家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由此可见,职业院校教育在注重学生“理论+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今社会对大学生们的专业素养要求及思想政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很多缺乏社会实践及渠道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就面临着失业的风险。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职业学校也随之迎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让大学生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高等职业学校必须积极根据当前社会对大学生们的需求来确定合适的育人模式。一个合适的、科学的育人模式对于人才质量的培养及教学效果的保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为什么要引入准军事化管理
        1.什么是准军事化管理
        准军事化管理是某公司利用退役军人效仿军队正规化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根据本单位发展需求而实行的一种内部管理。中职学校引入准军事化管理是借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和严明纪律管理学校学生,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方式。
        2.职校生的现状要求引入准军事化管理
        职校生的现状是所有进行中职教育单位,老师感到最头疼的事情,主要表现在①大多数职校生都是各级初中学校在中考时成绩不太理想,而且行为表现又不是太好,被迫选择了中职学校,他们文化基础差且在心理上又比较有自卑感,就造就了这样一批学生比较冷漠,不讲理,不懂礼,自私,易有过激行为,给中职学校的老师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与难度。②这个层次的学生不单是在学习成绩上较差,而且是在身体素质上也不尽人意,因为行为习惯的问题而影响了他们不爱动,除了每人一部手机在手打游戏,能达标跑下一千米的学生寥寥无几。
        3.就业市场要求高素质技能人才,需要引入准军事化管理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要求所有就业者都必须具备高素质,讲规矩,技能好的一大批产业工人。如今的企业私营化占大多数,而职校生就业方向又面向私有企业,而私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又十分苛刻,很多以前职校生找不到工作而被拒绝,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企业才把他们拒之门外。
        4.国防教育所需有必要引入准军事化管理
        开展国防教育既是国防建设的需要也是职校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的具体表现,因为国防教育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安全,而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中职学校是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通过教育使职校生具备一定的爱国情操。
         5.使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更具有针对性
实践证明,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最直接的,也是学生参与面最广的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要想让每一堂心理健康课都能真正发挥实效,我们必须做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真实状态,把握学生最主要的和最普遍的问题所在。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使得我们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一步了解,从而更有效的为学生排忧解难。我们让学生对一些问题发表真实看法,从中分析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让心理健康课程更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发挥其主渠道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通过科学的测评,可以准确分析和把握学生的的主要心理状态和学生个性特征,有助于及时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实现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通过个性心理特征,将对学生的后续心理素质教育提供完善的材料,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学会自立、自信、自尊和自强。

例如:新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我们的教育管理人员对其了解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又会因为教育者的经验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可能会产生以偏概全、盲目武断的看法,此时的个人心理调查结果将对教育管理人员提供很大的帮助,使我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
         7.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
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学生能否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是否能够悦纳自我,将对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信心,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充分认识自我,扬长避短,努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如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可以及时地寻求帮助,尽早解决,或者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防患于未燃。
         8.为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我们的社会飞速发展,教育对象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的教育就不能一成不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等因素方面的影响,许多学生产生了好动、焦虑、冷漠、恐惧、猜疑、抑郁、自卑、嫉妒等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学生心理障碍往往是因为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排除,日积月累而诱发的。借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取得第一手材料,为采取相应教育对策提供了依据,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将更为显著。
二、当前职校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1、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职校的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父母亲的教育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加之过份的溺爱,缺少锻炼的机会,经受的挫折很少,造成学生心理适应力差、自身的生活调适能力就相对较低,生活态度不明确,因此,在学习和生活
中出现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问题。
2、由于职校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教差,理解能力不强,对学习没有兴趣,很少体验成功,因此过去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指责,自尊心受到一定的损害。如果在职校阶段不能很好解决,那就业后的失败就是必然结果了,因此,在学习中存在着严重的学习动力不足,甚至拒绝学习的大有人在。
3、职校生正处与青春期,他们的情绪不稳定,易激怒,遇事不冷静,在应对一些事件过程中,要么出现攻击性行为,要么出现退缩性行为,从调查中发现职校生的单亲家庭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再者,师源性伤害也对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学生从小就很少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自卑感严重,自信心不足,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往往采取逃避、退缩或偏执的应对方式。
4、在自我意识方面,较多的学生对自己的方方面面不甚满意,比如:对学习成绩和技能不满意;对自己的长相和身材不满意;对自己的家庭不满意等等,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父母、学校教师和社会对其评价较低,使得学生从小刻上了“我不行”的烙印。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逐渐树立起“我能行”的意识,并教给他们较为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帮助职校生度过这个较为敏感的时期。
三、采取的对策:
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发挥主渠道作用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以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输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灵活地开展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运用讨论、辩论、咨询等形式,系统阐明有关理论,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把握好自己,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轻松愉快地成长成才。
2、心理咨询信箱,学生温暖的港湾
根据实际需求情况,
我校就己成立心理咨询信箱,面向广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咨询和诊疗,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很多学生在这里得到了心理释放和调试,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了情况的进一步发展,使他们身心轻松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我们德育教研室的老师通过电话、书信、网络、面对面等形式,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他们排忧解难,进行心理疏导。
3、心理辅导讲座,沟通的桥梁和哨站
针对不同年级同学的心理特点,配合心理咨询工作,定期在学生中开展心理辅导讲座,例如,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放飞快乐的心情”,在学生中进行就业前心理调试—“你准备好了吗”,收到良好的效果。
4、班主任工作,最直接的参与者
班主任每天和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直接的参与者,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监督也是最具实效性的。心理测试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我们事后把各班的数据反馈给班主任,可以在第一时间让班主任得到第一手材料,然后便于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学生管理工作的最前沿解决问题。
5、军事管理办公室,教育的重要阵地
多年来,我校一直聘请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部队退役军官担任军管办主任,
按照部队准军事化管理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整套的准军事化管理细则,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军训班长每日与学生朝夕相处,又与学生有着相同的经历和想法,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多年来我校在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的同时,
不断地在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探索,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技能操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全人格,从而坦然直面社会挑战,勇于担起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亮.航海类院校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探索[J].求实,2011(a02):272-273.
[2] 刘银.基于“准军事化管理”制度下的学生军训模式探析[A].谢辉容,李孝武.学生军训工作探析与创新[C].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
[3] 张洪.构建以准军事化管理为特色的航空教育文化[J].中国民用航空,2011(6):78-80.
[4] 陆宝忠.高校航海类专业准军事化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9.
[5] 朱明.关于高职院校准军事化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3):105-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