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霞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职教中心,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面对00后的中职学生,如何去管理好这些学生,是摆在职校班主任面前的一个大难题,也是一个大课题。本文通过“制度文化育人”为导向的职校班级管理策略研究,建构适合中职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的班级管理模式,寻找职校班级管理对策,为推进职校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促进中职学生健康发展提出见解。
【关键词】制度文化;育人导向;班级;管理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生源的原因,职校学生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纪律意识表现较差,良好行为习惯也存在问题。面对00后的中职学生,如何去管理好这些学生,是摆在职校班主任面前的一个大难题,也是一个大课题。“制度文化育人”为导向的职校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旨在为学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使他们健康成长,不断进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在不断转变,中职学校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职业教育的改革,不适应当代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由此,我们通过“制度文化育人”为导向的职校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建立适合中职学生发展需要的班级管理模式,寻找职校班级管理策略,这对于推进班主任工作和班级管理向纵深发展,促进中职学生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中职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职班级管理模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当前,职校班级管理大体归纳为两种模式:一是“看管式”的管理模式,属于大多数班主任的管理模式。这种班级管理模式短时间会取得效果,但时间一长,学生表现出不服、不听从。同时,从严“看”“管”过程中,班主任穷于应付,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注到学生身上:早出晚归地“耗”在班级里,检查学生自习、卫生、课间等活动。如此,导致班主任疲惫不堪,学生自觉性也没提高。另外这种“看管式”的管理模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只是一种亡羊补牢的解决方式。
二是“法规式”的管理模式,即从管理者的角度,制定一些班级管理制度来规范学生“不好”的行为,如一些班级制定了详细的班规,并严格量化评比,奖优罚差,这些措施对班级管理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种方法是一种被动管理的方法,学生处于被管理的地位,所以管理效果也大打折扣。另外管理实践也证明,再多的制度与条文也是不够的,也规定不完所有的事情和行为要求。
基于职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制度文化育人”为导向的职校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旨在以制度建设作为班级管理的有效载体,充分认识制度的育人功能,在制度建设中给学生以民主和尊重,共同商讨、制定班级管理策略,突出制度文化育人的内涵。融制度于管理育人之中,形成“我在班级、我为班级、人人为班级”的班级集体舆论,创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制度文化教育,创建自己的班级文化,让遵守纪律、勤奋学习、良好行为的班风融入到学生的生命之中。“班兴我兴,班荣我荣”,从而使学生自觉地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良好的习惯。
三、“制度文化育人”为导向的职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对制度管理弱点的反思
对制度,我们通常理解是仪式、规章与制度。所以对制度管理我们理解是用来管人的,突出制度管理的外在性和强制性。班级制度管理的外在性是指班级学生不参与有关班级制度的制定与管理,仅仅是执行者。班级中的学生守则、公约、管理制度等,多半是班主任决定的。这样的班级制度难以真正影响学生,失去应有的教育意义。
班级制度管理的强制性是指制度管理把重点放在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上,而不是放在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上。因此,制度管理以“管住”学生、不让学生出事为目标。这让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排斥情绪,不能引起学生的心理认同,学生感到这些制度纯粹是限制他们的工具。
对制度管理弱点的反思,加上对现在中职校班级学生管理现状的分析,我们感到如果用以往的制度管理老办法管理班级,一方面会做得很辛苦,另一方面班级也不一定能管好。
但制度管理又不能没有。“不立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对中职校班级而言,制度管理是不可缺少的。如何避免制度管理的弱点,减少制度管理的外在性和强制性,突出制度本身蕴含的丰富教育意义和激励功能,让制度管理成为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和激励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责任感,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
(二)班级制度文化育人的管理特色
制度与制度文化是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制度管理只是用制度来管人,是单向的、强制性的。而制度文化虽然通过制度载体得以表现,但制度文化高于制度管理,制度文化是用来育人的。
制度文化育人体现以下管理特色:
1.制度文化育人体现学生是管理的主人的理念
制度文化育人体现在班级制度生成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立地位,尊重学生的参与权和选择权,让学生参与到制度的制定中来,这是制度文化与制度管理的不同。从班级口号、班级愿景、管理方式到班级行为规范与奖励、班干部条例与职责、学习规范与奖励等班级制度的制定,我们利用午间管理、思想品德课、班队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同时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使全班的每一个学生都深刻理解:制度是作为班级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和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班集体建设的目标与要求。在此基础上,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班级制度的制定,使制度的制定成为每一位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使制度凸显制度文化育人的特色,体现学生是管理的主人的理念。
2.制度文化育人突出教育性和激励性的功能
为了改变以往班级制度管理的单向性和强制性,有效实施班级管理的民主化、自主性和人文理念,从学生入校开始,我们用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和习惯,发展到提升制度管理的核心内涵,变制度管理为班级制度文化育人,用班级制度文化来教育学生,突出制度的教育、引导和激励功能。基本思想是:人人都是学习者,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互助者,人人都是竞争者。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人人有机会,人人有希望。实现“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脚踏实地走向诗和远方”的办学使命。从班长、值日班长、课代表、小组长到专项任务负责人的职责都非常清楚,把班上要做的事,学生应干的事能量化的量化,每位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的精神。如疫情期间,从班级中选择了八位学习好,有毅力,肯吃苦,私心轻的同学承包抬饭,分菜,倒剩菜剩饭,一包到底。他们干得很出色。负责的过程也是磨练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一个人为集体、为别人多吃点苦,多为大家服务点,不仅有利于他人,而且有利于自己的成熟和进步。再比如做大扫除的任务都是固定的,谁负责什么任务,由学生自己报,再统一分配调度,负责什么从开学一直到期末,每次大扫除开始,大伙儿只管一心一意完成自己的任务就行。从早上的晨读开始到收交本子、检查作业、到擦黑板、关灯、抬水、开关窗户、窗帘、养花护花、收藏图书、整理课桌、擦护栏、倒垃圾,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一包到底。岗位责任制和常规负责制量化操作提升到班级制度文化,在制度文化层面上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现自我、积极上进、比学赶超、互帮互助的舞台,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制度文化育人突出制度习惯化的管理方式
学生在学校学习,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常规习惯的保障。对中职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突出制度习惯化的管理方式,即让好的制度成为学生习惯养成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在学习习惯方面,培养学生的课前准备和课堂自觉纪律,抓学生的作业书写,养成认真整洁的书写习惯和爱惜书本的习惯,抓学生学会听课,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在常规习惯方面,抓两操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养成学生懂文明、讲礼貌。结合学校常规评比,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班级制度文化育人突出学生发展与进步为目标
制度文化建设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使制度在运行中不断得到完善。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进步和班级发展。理解制度,执行制度,完善制度是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班级制度文化应突出学生发展与进步和班级发展为目标,是为了班级变得更好,更规范和更健康。在制度文化建设中,爱是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文化建设。所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脚踏实地走向诗和远方”既是学校的办学使命,也是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宗旨。把对学生的爱与让学生出彩倾注到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是每个班主任的教育实践;对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没有成绩不好看他不起,也没有成绩好特别看待他,找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用每一个学生的优点来参与班级集体的事情,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也使班集体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每当发现学生中有不正常或有倾向性问题出现,我们总是第一时间和学生的父母电话联系,上门沟通,了解问题的原因,总是先与父母亲说,“你们的孩子这段时间的表现有些不太正常,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发生,而影响到孩子读书没心思。”当了解到是大人的原因,我们还做学生父母亲的思想工作,消除因家长或家里的事对学生的影响。
四、“制度文化育人”为导向的中职校班级管理策略的实践成效
“制度文化育人”为导向的职校班级管理策略的实践,使班级各方面都有了进步:学生都很自觉、主动地学习,懂得为自己而学习,每天晨读,老师不在,在值日班长的带领下,自觉早读,每天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上课,作业和考试都自觉完成,不用老师催促,每位学生的成绩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行为习惯上,团结和谐,互相帮助,人人自觉为班级服务,学生之间都能友好相待;班级成了每个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民主,和睦和谐的集体。班干部采用自荐和推荐相结合的方法产生。在班干部的模范带领下,班级的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身处集体中,应该为集体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让每个职校班学生都自信,阳光,乐观,乐群。“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脚踏实地走向诗和远方”既是学校的办学使命,也是班级管理的宗旨,我们努力地探索和践行。
作者简介:董旭霞,女,浙江省绍兴市柯桥职业教育中心教师,主要从事学生心理教育及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