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地理快乐课堂的构建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伍家斌
[导读] 情感,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

        伍家斌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外国语学校 438000)
        摘要:情感,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当人的情感处于平缓、积极的一面时,所做的事情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相反的,如果人的情感处于低谷时,往往则会事事不顺。所以,智者总能善于调节情绪,让自己时时刻刻保持冷静、积极、乐观的一面。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通过实施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情感,让他们感受到课堂的快乐,则可以有效调动其学习兴趣,让地理学习事半功倍。基于此,探索快乐课堂的构建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关键词:初中地理;快乐课堂;构建方法
        人们常说“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喜欢一直保持快乐的情绪,而当感受到恐惧、无奈和厌恶的情感后,则会度日如年。所以,实施初中地理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认真学习快乐课堂的构建方法,同时依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深度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创设趣味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学习被动为主动,改课堂低效为高效,推动地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以下就是笔者的粗浅分析和论述,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一、课前提前到,与学生进行简单互动
        情感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学理念,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将情感教育融合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因此,它的应用也是势在必行,是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构建师生相互交流、和谐互动的场景呢?笔者认为,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在教学新课前,提前来到教室,与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比如,上一课大家学的是什么知识呢?昨天完善大家有没有预习今天的新课呢?今天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什么新鲜的事情吗?学生可以对这些简单的问题作出回答,因为并没有上课,所以,教师和学生都不必太拘谨,教师可以将学生作为朋友,学生也可以将教师视为亲朋,比如,学生可以分享今天上学路上的所见所感,教师耐心用心记忆,可以用作之后的课堂导入话题。比如,有的学生课前说,“今天我上学的路上,发现柳树长出了新的嫩芽,城市街边的绿化带有些小草也冒出了嫩尖。”那么,在之后上课时,教师则可以据此来导入“地理知识中的南北四季季节变化的知识,让他们知晓自己所在的城市、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起我国其他地区的气候类型”,从而有效导入地理教学的新课,增加教学的互动性,也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快乐。
        二、课堂教学中,结合实物对学生启发
        实物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绝对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最为直接的。初中生虽然经历了小学阶段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自我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但是,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因此,其抽象思维能力依旧薄弱。此时,我们对学生以口述的方式,分析地理的某些概念或者是讲解某些气候、洋流的规律性活动等,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基于此,笔者认为,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尝试利用一些实物,地球仪、地理挂图、沙盘模型以及地理拼图等,去展示给学生观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点,更激发学生动手操作,亲身感悟的积极性,营造快乐、高效的地理课堂。
        比如,在教学指导《大洲和大洋》的知识时,如何引导学生科学记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它们相应的位置、轮廓呢?对此,地理教师就可以结合地球仪对学生实施教学,教师可以尽量选择一个比较大的地球仪,然后,将其带入课堂,用手指或者是粉笔,在地球仪上指出相应的位置,并随口说出它们的名称,或者启发学生思考,“大家看非洲像是一个什么?南美洲又像是一个什么?四个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就此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实现科学记忆,以及学习效率的明显提升。
        而在教学完中国的主要地形、地貌知识后,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课下利用橡皮泥来设计制作不同的地形和地貌模型,如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原、湿地、沼泽等,这样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地大物博,地貌丰富的一面,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到地理学科学习的乐趣,构建快乐课堂。


        三、结合多媒体,营造生动性教学氛围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不存在的,而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去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才能。”其实在地理教学中也是如此,或许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潜在的地理学习能力,因此,他们才会整日抱怨自己无法达到学优生的水平,但如果教师寻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效果自然将有所改善。
        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应该知晓,我们是地理知识的传播者,但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管理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基于此,努力和学生做朋友,想他们目前所想的,并且对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实施正确评价,让新颖、生动的科学技术与地理教学融合,以真正打开学生学习地理的心扉,提高地理学习的主动性,就显得尤为迫切了。比如,在教学“大气分层”的知识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某个飞机从某地到另外一个地方的飞行动画,动画中显示飞机刚刚开始进行飞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对流天气,雨水和风力较大,飞机飞行较为颠簸,而随着飞机逐步攀升到更高的地方后,飞机飞行的过程越发平稳,视频结束后,我们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知晓其中的道理吗?”,就此引申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大气分层,让学生对“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等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和界定,使得多媒体教学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快乐体验。
        四、融合古诗词,让地理散发古典幽香
        初中地理教师还可以尝试将我国的古典诗词文化与地理学知识联系起来,可以用于启发学生思考古诗词中的地理现象,也可以在教学某个知识点时,启发学生联想哪些古诗词与它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通过古诗词文化打开学生思考探究的知识大门,让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也让学生对地理知识多一些理解和感悟。比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里就描写了我国两条非常重要的河流之一——长江的流向,即自西向东流向了东海,而它的发源地就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又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中就描写了春天的到来,而春天一来,大地回暖,万物开始复苏,春莺和燕子等动物也开始活跃起来,而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季节在不断地变化着;再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也足以看出山下的平原气温、湿度与山上的气温和湿度,的确有着很大的反差,当然类似的诗词与地理知识融合的现象还有很多,教师不妨启发学生动脑找一找,体会其中的乐趣,更感受到地理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
        五、建比赛环境,拓展地理教学的空间
        初中生的竞争意识比较强烈,而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让学生的能力发挥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如此,在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学生就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所以,地理教师还可以进行地理知识比赛,通过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利于克服学生的心理羞怯障碍,给学生们搭建一个自我展示才能的平台,培养学生拼搏进取、不甘落后,以及积极向上的地理求知欲。
        综上,快乐是高效学习的催化剂,初中地理教师可以积极学习课程改革思想,尝试创新教学方法,活跃学生的地理思维,让中学生对地理学科形成一种自主性,如此在今后学习中他们就会更加主动,地理的学习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玉艳.主动思考 快乐学习——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再思考[J].家长,2019(04).
        [2]潘宝娟.快乐有效的初中地理课堂的构建策略[J].长江丛刊,2018(31).
        [3]邹扬.信息教学,快乐成长——浅谈农村地理教学的现代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8(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