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志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三爪仑小学,江西 靖安 330600)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生动好玩的趣味游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情,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欢乐氛围下和活跃身体状态下锻炼体育运动能力。可以说,趣味游戏对于学生培养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不同的趣味游戏对于学生体质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积极作用。具体而言,“蒙目握手”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呼啦圈游戏,可以增强学生的核心力量;“我是梅西”游戏,可以强化学生的协调能力;健美操游戏,可以提升学生的有氧耐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游戏;身体素质
孩子大都活泼好动,通常能被新鲜有趣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在舒展筋骨、进入开阔地带的体育课上,学生需要的是较为自由的空间和较为活跃开放的氛围。倘若体育课上还是一种严格枯燥的氛围,那么学生将会不胜其烦,学习兴趣大减。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营造欢乐的氛围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其实通过细致分析可得,形式多样、五花八门的趣味游戏,其本身就能够考验学生的各种运动能力,在体育运动中导入一些趣味游戏,以引导学生在乐中学习和锻炼,又何尝不是一种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运动能力的好方法呢?这样不仅实现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开放式构建,更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蒙目握手”,锻炼空间感知能力
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要切实强化学生的运动能力。而进行体育运动的首要注意事项,是安全。常言道“安全第一”,在体育运动中,一经受伤,则对人身的伤害便成倍数增加。所以,具备良好的保持安全运动状态的能力,是一个人所应具备的最首要和重要的一项身体素质指标。
能够在运动中最大程度地保持安全状态,最基础的能力就是空间感知的能力。空间感知能力是指人对物体的距离、大小以及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空间感知能力强的人,在日常行动中能够很容易地就做到准确判断物体与自己的位置关系,从而为正确行动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即人在行动或运动中不至于因撞到物体或者是偏离了正确运动轨迹而受伤。如下楼梯突然踩空而跨级而下甚至是摔倒的情况,就是空间感知能力缺乏的体现。
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空间感知能力是要趁早强化的。笔者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入“蒙目握手”的游戏,来锻炼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蒙目握手”游戏的设计为:两个人面对面相隔一米站立,用红领巾卷几层蒙住眼,先相互握一次手,然后同时转三圈,再在站定后重新握手,再次成功握住后即为成功。参与者在游戏期间不得作弊掀开红领巾偷看,也不准大声出声作提示。在整个过程中,本人还设置了安全保护人员,以防学生转晕而摔倒受伤。
这一“蒙目握手”的游戏就充分考验了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有效记忆和感知之前搭档的位置,继而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其最终偏离的程度就低;而空间感知能力弱的学生,就会出现严重的偏离。当然了,学生在多次参与这项游戏之后,其空间感知能力会得到锻炼提升。
二、呼啦圈游戏,增强核心力量
如果说空间感知能力对于学生运动具有奠定安全基础的作用,那么能够为学生的体育运动提供核心动力的身体素质指标,则是核心力量。众所周知,体育运动需要足够的力量,而且足够的力量还可以促进人在运动中收发自如,可以说,增强学生的力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继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对于人体来说,不同部位的肌肉力量具有不同的作用。基本上,各肢体肌肉所提供的力量只能带动身体的部分力量,而核心力量则对人身体的整体发力提供核心动力。核心力量主要是人体背部及腰腹部肌肉群提供的,这些肌群对于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平衡、进行力量收发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核心力量的强弱,是关乎一个人身体素质强弱的主要因素。因此,欲切实提升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必先以增强学生的核心力量为要。
核心力量的主要发力点为腰腹部。
因此,教师可引入一些锻炼学生腰腹部力量的趣味游戏,以达到锻炼学生核心力量的目的。为此,笔者设计了呼啦圈的相关趣味游戏。
呼啦圈游戏的内容设计为:学生一边腰转呼啦圈,一边朝着目的地前进,赛程20米,用时最短者获胜;在比赛过程中,一旦呼啦圈掉在了地上,参赛者必须原地将之捡起,重新用腰转动呼啦圈,转起来了才能继续前进;笔者特设裁判员,违规者一次罚时三秒。
从中可见呼啦圈游戏主要锻炼学生的核心力量,在转动呼啦圈中行走,学生核心部位的肌肉群一边要维持呼啦圈的转动,一边要为步行提供核心动力,学生在游戏中“寓练于乐”,增强了核心力量。
三、“我是梅西”,强化协调能力
体育运动除了首要的保持安全状态的能力、提供核心动力的能力,还要具备维持稳定状态的能力。能够在体育运动中扮演维持稳定状态的角色的一项身体素质,便是身体协调能力。运动协调能力是一种考验身体灵敏性、身体平衡能力以及速度等多项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学生可以在运动中很好地将机体各部分有机配合使用,以合理有效的完成各种动作,可以说,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身体素质指标。
为强化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笔者特设计了“我是梅西”的趣味游戏。这一游戏的内容设计为:在操场的跑道上,学生每三人一组,倒退运足球竞赛,完成50米赛段,到达终点时用时最短的选手获胜。学生在参赛时不能用手持足球和夹球跳,我特设裁判员以捕捉这些违规操作,违者一次罚时3秒。倒退运动就考察的是人体的运动协调能力。且学生在一边倒退,一边运球的过程中,身体的协调能力得到强有力的试炼,且此游戏充满乐趣,可以有效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切实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强化身体素质。
四、健美操游戏,提升有氧耐力
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还要具备良好的维持运动耐力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有氧耐力。因此,提升学生的有氧耐力,是教师要着重对学生实施的培养工作。
健美操作为一项有氧运动,且需要长时间锻炼,通常对于提升学生的有氧耐力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首先,人健美操运动中,通常需要维持半个小时左右的运动状态,且基本上是连续不间断的。学生在长期健美操运动中,可以有效增粗自身的心肌纤维,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输出量,最终提高自身的心血管系统机能。
然后,作为有氧运动,健美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机体各器官组织的供氧能力,继而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最后,学生在做健美操的过程中,肺通气量成倍增长,肺泡张开率提高,肺的吸氧量大大增加,最终提升自身的有氧代谢能力。
因此,教师为提升学生的有氧耐力,可以引入一些与健美操相关的趣味游戏,以激发学生做健美操的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有氧耐力。
综上所述,此四种游戏在锻炼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强化身体协调能力、增强核心力量以及提升有氧耐力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可见,适当引入趣味游戏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趣味游戏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能够用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游戏素材可谓是多种多样,如何应用好这些宝贵的财富,是需要教师细致考量和深入研究的。笔者所述之例,希望可以为广大体育教师同仁提供一些丰富课堂教学的思路和参考,愿大家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吴龙辉.小学生趣味游戏在日常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2020(07)
[2]陈凯.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9,17(07)
[3]张莉. 趣味性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