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嘉兴学校 528225
摘要: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学习成绩的提高上,忽视了个人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具有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等重要功能,重视体育学科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主动参与;提升策略
引言
反思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活动,除了教师主导课堂之外,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排斥,进而丧失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下,体育教学活动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体育学科大部分时候都是户外运动,给学生的自由性较大,很多学生也都非常喜欢体育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中,大多数学生只是将体育课当做玩闹的时间,只关心自己喜欢的运动,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并不十分重视。在教师指导学习体育技巧时,有些学生就心不在焉,缺乏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还有些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文化学科上,上体育课并不用心。这就影响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活动开展方式单一
初中体育在课程实际开展过程中,其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式具有明显的单一性,比如,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课程目标的任务设计时,通常只会根据中学生课程教学目标基本标准制定教学任务。而开展体育课程活动的形式更加趋于传统单一化,只是简单的老师传达要领,比如,让学生在体育课时在操场时集合,老师在最前面带领学生做一些基本动作的要领,例如跳远动作的基本要领,虽然由老师带领讲解动作可以为学生了解动作详情带来更好的帮助,可是长此以往,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可能会打击学生的上课积极性,降低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二、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
(一)降低课程难度,激发学生积极性
体育教学不同于语数英等文化课,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课程内容也比较单一多以球类,跑步等形式为主。对于拥有一定运动基础的学生而言这些运动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大部分学生从小就将重心放在学业的提高上,忽视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身体素质差,运动神经薄弱。高强度的课程与其基础不相适应导致其缺乏学习的兴趣,体育课程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可以在体育课程中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降低课程的难度使其可以适应大部分学生的身体基础易于接受,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多样化的课堂形式推动学生从教室走向户外,在体育锻炼中促进身心的同步健康发展。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然体育课也不例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起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发现自己的优势。对体育更加感兴趣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当然在课堂上老师也应该关注那些体育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让体育好的学生。帮助体育基础差的学生,让学生们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体会到同学之间的友好。比如,在讲授立定跳远这一节的时候,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体育素养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跳远中男生的持久力可能比女生的持久力要好,体质瘦的人可能比体质胖的人持久力要好。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以及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老师可以采用评价法,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以不同的标准来判定男生与女生的跳远的好坏程度,这样能够让学生得到公平的待遇,也能让学生在自己跳得远的时候,会很有自豪感,从而对体育课兴趣更加高涨,在跳远的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在与同学相互比较中获得快乐,在跳远的时候,学生需要瞄准目标,站准位置,并且使用自己所学的技巧,来争取跳得更远,这样在跳远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技巧的活学活用以及观察力和敏锐的思维。
(三)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
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是在室内展开,而体育教学多数是在户外开展。针对于此,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改革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指的就是教师按照一定的原则,将班级里的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比赛,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整体发展。
(四)开展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各种体育锻炼的技巧,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但不能盲目强制学生,要妥善引导,让学生自己愿意进行体育学习,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学生要主动对各种运动项目进行互动交流,在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中掌握相关的体育技巧。
结束语
分析初中体育课程的开设效果,可以明确的是传统刻板的教学思想和方式并不适用于学生更好地投入体育健身中去,学校应当加强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度,这要求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时,更多地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增加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方式,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课程开展,其次最重要的是强调开展体育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子豪.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93.
[2]谭江霞.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25-527.
[3]陈志飞.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之我见[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