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节奏感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金伊密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金伊密
        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周岙小学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并锻炼思维,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的音乐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的节奏感进行培养至关重要,因为节奏是音乐的灵魂。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节奏感;培养途径
前言
        节奏感是音乐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在拥有较好的节奏感后,才能更好地学习音乐相关知识。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小学音乐教育成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根据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教师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所以,加强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小学音乐教节奏感培养的现状
        对于现阶段的音乐教学来说,大多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一定的课程标准和考核方式,在大多数的小学中,都是其他科任老师带教音乐,因此,音乐教学就很容易落实不到位。从另一个原因上来说音乐教师的不专业性,这一部分是因为上一个原因所导致的,但归根结底在于对音乐课程没有足够的重视。就是没有进行好素质教育的落实。对于素质教育,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多个层面的知识和内容,主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培养。需要教师对现阶段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作出一定的改变,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都只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上,不能够通过他们的兴趣来发挥出他们应有的知识和水平,大大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发展,小学生处于各方面都要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保证学生的能力有锻炼的机会,这就需要老师能够摒弃以往的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课堂游戏来让孩子们打开心扉,让孩子们能够运用自己的能力来自己学习东西,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是这样,对于音乐更是如此,音乐讲究的是以兴趣为主要的基础,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这才是很正确的一个方式。
二、 培养节奏感的方法
(一) 通过教学游戏培养学生节奏感
        在学生的小学阶段中,学习是没有概念的,就是说,孩子的天性就是对于玩的乐趣,教师要利用这一点,而不是打压孩子的这一点,通过孩子们爱好玩的天性,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成长,这就需要做到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引导。就比如说在学习数字儿歌的时候,孩子们一般对安静坐在凳子上学习是很抗拒的,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采取进行游戏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一到十这几数字,然后根据教师的指示,在听到不同的数字时示意,让孩子们充分了解这首儿歌的节奏感,锻炼他们感知儿歌的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模仿自然界动物的声音,体会这些声音的不同,从而让他们产生对于音乐的乐趣。


(二) 通过肢体动作锻炼学生节奏感
        对于这个层面,是源自著名音乐家的关于肢体动作对于音乐影响的一部著作而得出的策略。这个策略中,主要讲究让音乐配合肢体来舞动,就是说,要锻炼孩子们肢体在听到音乐后的反应能力,就比如说在学习拍手歌的时候,通过“你拍一”等音乐节奏,让孩子们两个与两个之间配合,通过肢体动作来记住音乐节拍,这对于音乐的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孩子们的肢体反应能力,孩子们在这一个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动作,加深了与周围同学之间的关系,是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三) 配合打击乐器加深学生节奏感
        打击乐器,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两个物体之间的敲击声来发出声音,是表达一首音乐节奏的最有力的方法。采用这种乐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打击乐器的操作方法和方式很简单,不需要多复杂的技巧,对于发出的声音也可以有创作者随机变化,没有固定的会与不会,因此,对于没有接触过乐器的学生来说,这是个最好的平台。实践才能够知道结果,对于乐器也是一样,节奏感更是如此,一个好的节奏感正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音乐感知才能够得出来的。举个例子,对于乐器三角铁来说,本身其发出的声音比较清脆悦耳,学生就可以将它配合进其他音乐的节奏点中去,从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得到这首音乐的节奏点,进行达到锻炼节奏感的效果。
(四) 通过听力训练培养学生节奏感
        对于音乐,就是用耳朵去感知,这是听音乐的最重要的一个器官,所以说,锻炼耳朵的节奏感也是很重要的。对于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在一段音乐中,学生处于小学阶段,对于各种声音都处于很陌生的一个阶段,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见识,让学生自己辨别各种自然界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识能力也会有相应的提高。音乐训练最基础的就是听力的训练,所以说,这是长时间的训练方式。
(五) 新教学方法尝试
        在对于学生节奏感的培养过程中,要通过不断改进音乐教学方法,通过肢体语言的教学等方式,让孩子们对于音乐有自己的兴趣,这点是很重要的。在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中,对于音乐的教学一直处在末位,学校对于音乐教学普遍很不看好,因此,音乐教学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学生也没有得到一定的培养能力,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上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达到提高音乐课堂效率的目的,成为教育教学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都只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上,不能够通过他们的兴趣来发挥出他们应有的知识和水平,大大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发展,小学生处于各方面都要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保证学生的能力有锻炼的机会,这就需要老师能够摒弃以往的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三、 结束语
音乐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要不断发掘孩子们的音乐潜能,让音乐帮助孩子们自生活和学习中有更为深切的体验。锻炼他们感知儿歌的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模仿自然界动物的声音,体会这些声音的不同,从而让他们产生对于音乐的乐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力,提高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提升,具体的就是各个方面的提升,教师要有责任心,积极开拓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孩子们音乐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元田.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4):202.
[2]刘丽娜.浅谈小学音乐教学如何提升学生节奏感[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7):128.
[3]吴伊娜.开拓小学音乐教学学生节奏感训练的新思路[J].学周刊,2019(23):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