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珂
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浙江省 金华市 321000
摘要: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单元设计是将《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和《九年义务体育教学大纲》中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通过教材内容和教案之间的纽带转化为学生核心思想的环节。初中体育教学的管理成效和体育教师的能力水平、教学理念、专业素养都能够在单元计划中得到体现,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学效果的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将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对初中体育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单元设计进行探究。
关键词: 核心素养理念;初中体育;单元设计
二O一八年九月十日习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多元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初中体育作为义务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需要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目前,整合教育作为国际教育领域中的创新教育模式越来越被国内教育领域所认可,特别是它提出的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与核心素养中的多元发展的理念相一致,体现出对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与融合。因此,教师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整合教育理念进行单元设计,使学生能够完整的学习到单元知识。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还能够挖掘的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使教师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体育整合课程教学单元设计特点
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初中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要推进体育核心素养,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体育教学的准确把握,将体育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相结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将教师的教学理念科学合理的展现出来[1]。
二、初中体育整合课程教学单元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单元设计的普适性
重视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的人才是对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主要目标。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激发学生各方面潜能,这也是非常值得初中体育教师研究探讨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体育的优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将体育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充分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的关键就是体育单元设计,通过不断完善单元教学设计,不但能使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还能够使教育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的教学标准。
在综合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对初中体育整合课程教学单元设计进行探究,是对“珍爱生命”、“社会责任”、“健全人格”等体育教育目标的有效落实,这对正在发展的初中生而言是符合其身心健康发展趋势的,同时对初中体育教师而言也是大胆创新的尝试[2]。但是归根结底,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将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充分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课程,探索教学改革内容,以此来促进初中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或是培养一项优秀品格,都是需要经过时间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地分析研究,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逐渐完善体育教学的单元设计,并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落实。通过对核心素养基础要求的分析,能够对“珍爱生命”、“社会责任”、“健全人格”等体育教育目标进行初步的了解。
因此,体育教师要基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单元设计进行整合,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锻炼,为学生发展提供有力影响。但是现阶段初中体育整合课程单元教学的研究依然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改革才能充分发挥单元设计的优势。
三、对初中体育整合课程单元设计的探究
(一)将指导思想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指导思想可以为体育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方向,有利于整合课程单元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虽然在实际教学中,指导思想不能提明确固定的教学方式,但在单元设计中,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在体育教育中对学生品格、价值观的塑造来开展一系列的体育运动教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例如,初中生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此对初中阶段学生体育教育的核心素养培养也应该具有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个人情况相结合,设计更合理的教学方案。如在进行翻滚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翻滚设计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培养学生灵敏素质为目的,进行翻滚动作的初步教学;第二部分,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品质为目的,将学生分小组进行翻滚配合练习,改进翻滚动作平衡能力;第三部分,以培养学生滚动平衡和身体协调能力为目的,进行直线翻滚训练;第四部分,一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动作为目的,进行翻滚动作的巩固训练。同时避免出现为某一节课提供特殊指导的情况,体现出教学设计中简洁明了但不单一、条理清晰并有针对性的特点,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单元设计的作用。
(二)分析初中阶段学生学情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考虑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还要将理论知识与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等相结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心分析,设计出更加完善的课堂教学方法,并在单元设计中将对学生价值观、思想的教育体现出来。
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把学生的学情用模板进行单一的复制,而通过对教学情况的分析,对学生体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特殊儿童等重点表现出来,并在各阶段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始终掌握课堂教学节奏,利用课堂中的优势、功能来准确把握课堂中的契机。这样才能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上,更加科学、合理的为学生提供体育技术指导,达到体育教学目标。
(三)完善体育教学流程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重视对体育基本知识内容的讲解说明和技术及技能的掌握。而新课改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流程中逐渐加大了对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培养的重视。因此,教师在单元设计中,不断完善体育教学流程,在课堂教学中对整堂课无技能教学的模式进行了更加合理的规划,设计了清晰明确的教学流程,突出技能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前景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时,通过将基础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具有挑战性的技能教学。如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四个教学步骤:第一步,配合音乐进行吸腿跳和伸展动作,锻炼身体的协调和柔韧性,第二步,配合音乐进行弓步、踏步、踢腿、弹跳等基础动作训练,第三步,通过基本动作的不同组合进行健美操创编,;第四步,复习上述基本动作及组合动作,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学生艰苦耐劳的良好品格。在健美操动作的学习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技能学习中提高体育的核心素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从不同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立教学目标,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不断优化单元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轻松、高效的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坚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府卫东.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教学创新探究[J]. 新课程(中学版), 2019, 000(005):150.
[2]覃静宇.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与改革[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 009(0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