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刚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 610061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体育教育改革也受到了国家和教育者们的广泛关注。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兼顾学生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同步培养,让学生们能够有良好的心理态势去面对未来的高考。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的去创新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实现最终的预期教育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策略 高中体育
正文:在新的时期,国家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策略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发展需求了。所以教师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们能够在高中体育课堂中感受到体育竞技的魅力,从而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形成良好的素质和习惯,这也可以发挥高中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
一、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首先,学校的体育教师师资不足,每一个体育教师需要为多个班级上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无法关注到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同时体育教学的内容也过于形式主义,只是在发展和锻炼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忽视了学生们在这一阶段也应该有健康的心理素养。其次,教师为学生们设置同样的教学目标,这很难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学生们在高中时期面临的学习压力是比较大的,学生们一周只会有一节体育课,这时,还有一些教师为了自己的文化课而牺牲学生们的体育课程,长期以往,学生们在文化课堂中也会感受到一种压迫感,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也会因此下降。
二、创设情境 激发动力
学生是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采用多种教学策略,目的是让他们能够参与到活动当中,并且在活动中有所发展、有所成长,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在性格、兴趣以及体能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应该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们创设具有重点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奥林匹克运动》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呈现2008年北京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因为学生们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内容为学生们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将一些比较精彩的瞬间和多样化的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学生们能够在视频中了解一些自己没有见过的体育技能,之后教师便可以为学生们一一的进行讲解,在学习和了解之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组织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自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这可以有效地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整体效率。
三、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整体目标来创设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合理的调配和设计教学内容,积极的开发学校和当地社区的教学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们组织相关的体育游戏和体育竞技活动,学校可以联合当地的社区组织相应的活动,如相关的团体竞技活动、武术比赛等,这些活动可以为整个学校和社区增添不一样的文化色彩。其次,教师应该采取分层次、复合性的教学模式,让不同能力、不同阶段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活动当中,吸引他们学习的注意力。还可以利用视频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这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小组合作 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接力跑》时,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们讲清楚接力跑的游戏规则,应将每六个学生分为一组,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能和跑步的速度来分配自己所在的位置,在前四个学生接力赛跑完之后,后面的两个学生要做完相应的任务,如:钻爬、青蛙跳等,每个小组成员都会拼尽全力。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的提升和发展自己。
五、构建师生评价体系
教师对学生们的评价要注意长远的一些效应,应该综合考虑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们做出适当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看到学生们的发展优势,能够看到他们的长处。其次,在评价的过程中也应让学生们参与到其中,让学生们能够学会评价自己以及评价其他人,在评价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发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并且根据自己所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将学生的评价与教师的评价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是教学课堂的主人。
六、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
在新课改的教学影响下,学校应该为学生们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团队,同时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有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能够定期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能够将有教学价值的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将其他领域的知识与体育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为学生们展开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活动。其次,高中体育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情绪面对全体学生,对学生采取积极的评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穿运动服为学生们上课,这可以让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到高中体育教学课堂当中。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们体验到体育竞技带给自己的快乐,从而提高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程柏松.新课改视域下高中体育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80+82.
[2]王锡魁.探讨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