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润利
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 100091
摘要:学科素养背景下,英语学科教学的目标从语言综合能力培养转向学科育人。如何在英语学习中关注人的发展呢?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现状,以人教社一年级起点教材语篇教学为素材,探讨如何结合主题意义对语篇进行深入分析,找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育人价值的突破口,在英语语言学习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家国情怀。
关键词:英语 语篇分析 育人价值
一、引言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使英语课程目标从英语教学转向英语教育,英语课堂教学成为育人功能的主要渠道。如何真正落实英语语篇教学的育人价值。教学中育人价值的落实取决于教师、学生对语篇的文本分析。语篇的文本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因素,更是落实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长期的教学实践以及课堂观察发现:老师们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更加关注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但是借助英语学科学习对学生持续成长的需求和价值观的引导关注不够。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迈进,借助英语语篇学习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这一主题就更加凸显,这也是需要所有英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并急需改进的。
本文以人教社一年级起点教材为例,探讨英语语篇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学习目标的同时,有效关注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
二、语篇分析的概念和意义
(一)什么是语篇分析
以语篇为基本单位,对文章进行整体解码,围绕语篇的整体内容进行解释词句分析人物性格和事件的缘由,总结中心思想(相当于主题意义)和写作技巧同时还注重文章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李学谦,2005;王晓红,1999)。
(二)如何进行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可以从What,Why and How三个角度来考虑。
首先,阅读语篇要思考文本主要讲了什么,即文本内容。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即主题意义。作者又是如何将语篇要表达的主题阐述清楚的,即语篇的结构。语篇使用什么的文体和修辞手法,即语言特点。教师在进行语篇分析过程需要经历以下环节:
读梗概:阅读梗概要了解文本要表达什么思想,要告诉读者什么?
读细节:阅读文本细节,体会和挖掘这些细节与主题意义有怎样的关系?
读生活:阅读文本时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结合现实生活是否存在不合理?是否需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与创新。
本文探讨的是小学英语课堂学科育人价值的落实,即核心素养之人文素养的达成。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语篇的分析落实学科育人的理念?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对语篇的主题意义理解转化成学生活动,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意志品质、拥有家国情怀。
三、借助语篇分析,落实学科育人的课堂教学尝试
本文将以人教社一年级起点教材中的语篇教学为例,谈谈在文本分析中以主题意义为背景挖掘育人的价值的尝试和思考。
(一) 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引导学生多视角理解语篇,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人教社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 4 Feelings 中的Story Time模块,本单元话题为feelings,Story Time呈现的Cinderella?是一个尽人皆知、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很多学生对此故事以形成了定式思维。如何打破原有的惯性思维,发展他们批判性思维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态度及能力?
1.语篇与读者对接,读前、读中设计互评活动,学会理解、宽容她人。
这个故事是一个经典的故事,课前调研所有学生都阅读过中文版灰姑娘,对于故事内容很熟悉。语篇阅读前,笔者设计What do you think of her stepmother? Why?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最开始,学生大部分都认为Cinderella的后妈自私、可恶、不善良、凶恶、坏…...基本所有答案都指向后妈的不好。为了能够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笔者结合学生的回答,通过角色体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问题、思考问题。
语篇阅读中,笔者在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小组互相讨论:If you were her stepmother would you like Cinderella to go to the party? Why? 教师请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或是情景表演等活动。
通过,阅读前、读后同一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分析故事的语言和图画,为了能够支撑自己的相关想法,学生认真阅读故事,感悟故事中语言背后蕴含的意思,也有的同学为了求证自己的观点在画面中找寻信息,更有的同学将自己以前阅读过的其他版本故事的情节中找寻可以支持自己的信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能够学会换位思考,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助力学生在创作中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
2.语篇与真实生活链接,设计读后迁移创新活动,发展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结构讨论:Why? How did Cinderella have a happy life at last?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met some problems in your life? 引导学生围绕Cinderella面临的问题、她的态度和解决方法、结局、你的观点等进行小组深入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我们可以充分的感受到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
(二)细读文字,品味文化内涵,情感升华。
由于小学生语言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阅读板块对人物心理及情感的描述不是特别丰富和明朗,有时在字里行间很难察觉这种情感。教师通过不同的时机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并品读人物言行及心理相关的词句,深入体会人物内心情感,更好地理解文本所表达的主题。
人教社一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Countries Lesson 3文段以Binbin参加国际夏令营为线索,进而引出夏令营里Binbin结识的来自世界各国朋友,通过Binbin的介绍了解每个小朋友的外貌、个人爱好,所在国家特色等。进而感受到小朋友们热情、活泼、爱表达、乐于交朋友。这样简短的文字如何能够让学生与故事中的小朋友感同身受,进而在图片欣赏中和情景交流中,能够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和繁荣富强,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与家国情怀,笔者这样设计学习过程。
1.读中,品读语言文字和提升民族自豪感
小朋友在介绍自己的过程中,分别从名字、国家、爱好、著名景点几个方面介绍,每个人的介绍看似很平淡,情感文化学生感受并不明显。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很好体验文本表达的情感和文化理解。教师通过问题串设计,引导学生品味文字背后传递的意义和情感。
学生纷纷举手示意自己要介绍,有的学生介绍了中国各地的美食;有的介绍熊猫;还有的介绍了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也有的同学介绍了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还有的同学介绍了中国的火车;可以说学生的介绍既有中国的自然景观也有中国的名胜古迹,更有我们的科技发展。
2. 读后,创设真实应用的情境,应用中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阅读中进一步熟悉如何与国外小朋友交朋友,如何介绍自己,丰富自我介绍的语言表达。在课本文段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建立国际夏令营微信群这一相对真实的情景并介绍:Now,Summer is coming, We are going to a international camp. Now, we are in an international WeChat group.我们需要先互相了解和认识,所以需要大家进行自我介绍,进而提出问题: How do you introduce yourself? Let everyone know you and remember you.
情景中,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和需求。笔者此时布置任务:通过自我介绍结交朋友。学生在介绍自己的爱好时,有的介绍自己喜欢画画并介绍自己画的长城;还有的介绍自己喜欢表演,能够表演中国国粹京剧;还有的小朋友介绍自己爱好是说英语,自己是颐和园志愿团队的一员;还有的同学介绍自己喜欢摄影,介绍自己拍摄的天安门、故宫、四大名上;更有人介绍中国的茶叶和丝绸等。还有的同学喜欢收集玩具,自己收集很多熊猫作品….. 同学们在介绍中充满了热情和自豪感。浓浓的爱国之情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丰富朗读体验,感悟主题意义,促进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
人教社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hobbies Lesson3.介绍Bob一家人的hobbies,学习如何介绍自己和家人的hobby。通过学习了解他人的爱好,感受如何让爱好为自己生活的乐趣,知道爱好的培养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努力的。文章主题意义积极向上,Bob全家人都有爱好,而且每个人都很享受自己的爱好,乐在其中。B项是读写结合的活动,学生需要根据A部分提供的信息完成句子的填写,并结合自己情况介绍自己家人的爱好。
笔者设计朗读等活动引导学生能够关注文字之外的情感,深化主题意义的理解。
1.阅读文段,朗读提取信息。
Who What How Your idea
Father fishing goes fishing but never catches any fish
Mother drawing is really good at it
Bob collecting stamps skateboarding over 200 stamps
Cat fishing never gets any fish
通过问题或是图表,引导学生提取信息,通过信息的朗读比较,体会什么是爱好,拥有一种爱好生活是快乐的。
2.有感情朗读文段,体会文字意义。
引导学生第二次阅读文段并圈出你认为能够说明How to keep a hobby well?的语言。.He goes fishing but never catches any fish. She is really good at it. I have over 200 stamps. He never gets any fish.师生边朗读文段边交流,交流中不断理解爱好是需要不断坚持,爱好应该是健康的有意义的。
在朗读中,同学通过加重语调或是强调重点词汇的方式,来突出想要表达意思。也还有的同学,甚至加上了肢体语言,来突出文字中表达的内涵和意义。
3.朗读评价,感悟主题,提升自我。
在朗读促进情感提升环节,笔者设计了朗读评价,分别从朗读、感悟、声音几个层面进行评价。通过自评和互评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字表达内涵,感悟文段表达的主题,提升学生自我认识。
引导学生朗读文段、体会文字与生活的关联,交流中体会文字之外的意义。通过学生的发言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能够带着欣赏的角度去了解他人的个人爱好。学生还可以感受到爱好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需要不断地努力,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和努力,才可以让自己的爱好成为生活的精彩。
四、总语
英语篇分析直接决定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而教学活动的指向是学科育人的重要途径。语篇分析要关注语篇的主题意义、语言表达、语篇结构、思维发展点。教师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语篇与现实生活、读者、作者有效连接的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读前、读中、读后分别设计语篇分析的活动,使学生在语篇分析过程中,促进语言学习,体会文本所表达的主题意义。此外,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认识,促进成长。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需要设计读前读中对比讨论、问题讨论、朗读体验、评价活动、情景带入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朗读、分析推理,应用创新中体会语篇所表达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使英语学习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同时,塑造学生优秀的文化品格,提升思维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实现英语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2]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 郑秋华.全人教育视角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1].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