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维冠
江山市茅坂小学
摘 要: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而言,不仅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小学生能力以及个性的重要时期。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在小学生的教育教学中,不但满足了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使课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进而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在此基础上,就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体育教学
随着政府及国民对小学体育教育认知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学是新时代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综合发展的必要手段。国家对课程安排和设置等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教育界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其中分层教学的理念深得人心。由于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对体育学习兴趣等各个方面的不同,每个学生的体育能力以及学习需求也不尽相同。教师如果在课堂上采取同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很难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满足,也无法将每一个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优势和潜能发挥和发掘出来。这就意味着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分层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分层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以及潜力,并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科学的进行分组,每组代表着水平相近的群体然后进行分别对待,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制定不同的课堂任务和目标。分层教学无疑是对传统授课模式的突破,是在素质教育的情况下因材施教和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采用“大一统”教育模式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小学生受到先天发育、后天环境影响,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时,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学生制订合理的体育训练计划。但我国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小学生采用“大一统”的教育模式,未曾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制订体育训练计划,而是为学生制订统一的训练计划,导致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长期处于此种教育环境中,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教师采用“一言堂”教育模式
我国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我国应试教育模式影响,将自身作为课堂教育主体,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忽略学生的理解能力,导致学生对体育知识产生错误理解,对学生形成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运用此种教育模式,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而导致小学体育教学成效较低,对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产生阻碍。
(三)教师采用“单一化”评价模式
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教师采用单一化的评价模式,以学生的体育成绩为评价标准。使体育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信心,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此种评价模式过于片面,难以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从而对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全新的教育模式及评价模式,改革体育教学,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学生分层
我国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法,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并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对学生分层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学生体育动作的标准程度及运动耐性,将学生分为高层次、中层次、低层次三个等级。以此作为基础,教师对高层次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提升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对中层次学生进行动作巩固,逐步加强训练难度,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对低层次学生进行简单体育项目训练,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运动基础。从而全面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教学分层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后,应对教学进行分层。在分层过程中,不能制订统一的训练标准,应为每一层次的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如教学“立定三级跳”时,教师能对高层次的学生要求完整掌握立定三级跳的动作。对中层次的学生要求熟悉立定三级跳的动作,掌握跳跃技巧。对低层次的学生要求基本了解立定三级跳的动作基础,提升身体协调能力。通过此种分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信心,使学生产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三)合理评价
小学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根据学生分层进行评价,提升学生体育运动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教师在对高层次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察,要求学生掌握标准的体育运动动作。在对中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求学生能掌握体育运动的动作标准。在对低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观察学生的在运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教师应对进步的学生提出表扬,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有效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成效。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能运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从而制订针对性强的教育方案,全面提升小学生体育学习水平。并有效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加广.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
[2]周金财.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8(20).
[3]沈绚丽.试论分层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华夏教师,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