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甜源
广州市荔湾区真光实验学校510380
摘要:随着时代在进步,教育也逐渐步入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体育是初中阶段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体育意识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打造强健的体魄,对于后续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就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策略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意义
对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各方面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身体素质的好坏能够决定后续学习的效率。而初中体育的教学工作目的就是基于学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初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实际意义,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首先是能够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健康的问题是每个人都在关心的,但在实际的初中校园中,笔者通过实际的调查能够发现,许多学生的体质都不能够达到标准,这就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患病。而在初中的校园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恰好能够有效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利用一些有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从而提高全面素质的发展。
其次是初中生教育发展的保障,对于我国的学生来说,大多都存在缺乏锻炼的现象,这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健康意识还太过于薄弱。另一方面则是家长、教师的不重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都是注重理论知识的渗透,而忽略了学生的意识培养。这种情况就会使学生知识在当节课掌握了对应的体育基础知识,而不能够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良好的健康身心是促进学习的效率源头,所以在初中阶段引入体育的中审议时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对今后的运动自觉性有很好的培养。
最后是能够实现全民终身体育运动的基础,每个人都会经历初中阶段,而体育意识的培养就应该从小抓起,初中阶段的孩子恰好是处于思维发展期,在这个时期进行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能够更加快速的形成,积极的参与到日常的体育锻炼中,从而实现全民终身体育运动的目标。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时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不准确
所谓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就是指在开展教育时,教师对学生本着什么样的目标展开对应的教学工作。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能够发现,许多教师能够按照国家教育理念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展开对应的教学,开展许多快乐的体育,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给体育教学带来不一样的勃勃生机,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会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加大,过分淡化了体育运动的技能,不利于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
(二)体育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内容上的设计应该要能够充分的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内容设计中,许多教师都是过分的注重教学的技巧,导致一些内容脱离校园环境,无法得以开展。甚至有效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不能够符合学生的需求,而是以教师为中心,本着“教师说什么是什么”的思想,学生失去了自主的主导性,就会促使学生失去学习体育的热情和信心。这种内容的设计不仅不能够提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更不利于体育意识的培养。
(三)体育教学的方式单一
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不仅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所谓的教学方式单一实际上就是指教师所教学的模式选择的不正确,通常体育教师都是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意识培养。这种旧俗的教学理念会导致教师在进行课程安排时就不能够丰富多彩,而是重复一样的方式和体系。
久而久之,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体育,不仅不能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还会让学生降低锻炼的欲望。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学生体育运动的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运用习惯的养成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培养终身的体育意识,在我国初中的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几乎都是为了应付中考,尤其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是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而忽略了运动对学生带来的重要意义,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就曾说明体育的中考成绩仅是作为高中入学的一种条件,并不是所有,这就说明了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所以,要想能够真正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除了基本的技能知识教授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一定的体育意识,通过体育意识学生能够主动的加入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而一旦学生没有具备体育意识,就会导致学生会在学习中逐渐失去锻炼的兴趣。因此,健康的体育活动就变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从实际出发,通过合理有效的锻炼方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让学生能够提高主动学习体育运动的热情。
例如:教师可以以大课间活动为载体,开启群体的体育锻炼活动,让体育项目能够与艺术之间融为一体,像可以采取音乐的教学法,通过号令让排球这项体育项目能够变得音乐化,选择适合学生的乐曲,在欢乐的乐曲中,学生能够根据排球技术动作自行的练习发球、扣球、传球、颠球等技术动作,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对应的体育活动,促使自身的体育能力能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而结合音乐的形式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音乐的融合中形成一个终身的体育意识。
(二)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教学模式的好坏能够决定教师的教学效率,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并不能够有效的展开丰富的教学,融入多种教学的手段来促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学习的兴趣。所以,想要能够让学生提高自身体育的意识,首先就要能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并且能够建立对应的教学体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有趣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热情。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学生的教学工作,改变传统“你听我讲”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相互帮助中提高自身的体育意识。最后则是要教师能够采用差异式的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改善不良的体育习惯,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就会导致在接受教育时的效率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对应有效的教学工作,促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提高终身体育的意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学生篮球的体育项目时,就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把传统的讲述法放置一边,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小组,在分组过后,教师还需要对不同能力的小组进行不同项目的分工,像体力较好的学生就可以进行三步上篮的教学活动,而体力稍微差些的学生则可以进行运球的活动。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这些分配时要能够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利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学生的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还能够提高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意识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作为教师,首先就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中主动融入到实际的教学里,从而提高自身的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廉传庆.体育中考背景下提高学生体育成绩思路及方法创新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1):144+146.
[2]黄志猛.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终身体育”理念[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