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陶宏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陕西 汉中 723100)
摘要: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本文指出了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单词储备、兴趣培养、课外阅读、方法训练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英语阅读 重要性 问题 途径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 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对于高中生来讲,高考英语试题阅读理解高达四十五分,几乎占总分值的三分之一。从历年高考的结果看,学生在阅读理解部分的得分率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如何改进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阅读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第一,阅读是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手段。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获取信息主要的途径就是听和读。但对于中学生来的英语学习来说,依靠听的输入是有限的.所以,只有依靠大量的阅读,不断扩大词汇量,广泛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提高英语的综合水平。
第二,英语高考成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的阅读水平。每年高考试卷中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两大题几乎占卷面总分的一半分值,学生英语高考成绩的好坏就是看这两题的答题情况,而这两题主要是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学生要想高考取得高分,就必须具备较高的阅读水平.
第三,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综合的阅读能力.包括语篇领悟能力和语言解码能力;强调学科知识的贯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根据语义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提高其阅读速度,增加其阅读量和扩大其词汇量等.
二、当前学生英语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词汇储备量不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基础,词汇量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的深度以及准确性。从教学经历来看,很多高中学生在阅读英语资料或者考题时,时常反映或抱怨生词太多、老出现卡壳,读的很费劲,极大地影响阅读效率及兴趣。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词汇量偏少,词汇意义内涵掌握不全面导致阅读晦涩难懂。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在于很多学生在记忆单词的时候往往使用单一的翻译法,经常拿着英汉对照单词表进行记忆,众所周知,这样的记忆方法缺乏灵活性和深刻印象,往往当时记住了单词意思,当其到了文章中就难以理解了,而且这样的记忆方法导致遇到生词就冥思苦想,不会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推理,从而影响阅读效率与质量。教学大纲对高中毕业生应掌握的词汇量的要求,已远远不能满足现行的英语阅读材料对词汇的要求。
第二,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地域差异导致了文化差异,如果阅读量较少,知识面较窄,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缺乏,肯定会影响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比如一些典故,有着深刻的意义及内涵,如果对其把握不准,那么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就会相当吃力。我国学生对于英语语言国家的民俗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历史、地理等方面知识、人的行为模式和道德观念了解普遍不够,在阅读中难以进行合理的推测及联想,往往会导致理解困难、判断失误。所以,笔者认为在语言教学中,不仅仅要向学生讲授语言基础知识,而且要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因为文化背景知识是需要时间积累和广阔的阅读面的,英语教师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文化背景知识,教授给学生,做到事半功倍。
现阶段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英语文章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而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讲解,这些英语基础知识学生大部分都能够掌握,文化背景知识就成了学生阅读的障碍。
第三,语法基础知识薄弱。句子是构成篇章的基本单位,而对句义的正确理解就要求学生正确掌握句子结构。有些学生由于语法知识不扎实,对于长句、难句或带有插人成分的句子难以识别与正确理解,结果导致阅读障碍。
当然,除了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外,教师也需要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过去的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教学模式,过分地强调字词和语言结构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获取信息内容能力的培养,即在教学中只注重了阅读的“质”。也有些教师过分强调阅读的“量”,而对于学生所阅读的文章只提供正确答案,至于如何去理解却很少给学生加以分析、指导与帮助,学生在大剂量的训练中难以实现“量”到“质”的飞跃。
三、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重视单词的记忆和存储
词汇是阅读的基础, 词汇量的大小和运用词汇的能力是衡理英语水平的重要尺度。教师应要求学生重视词汇的学习, 引导他们掌握学习词汇的方法和技巧, 制定合理的阶段性计划来记忆和巩固所学单词。高中课文中每个单元都有生词表, 再加上课后练习册以及日常阅读文章中的生词也都要求学生专门准备一个小笔记本把它们记录下来, 然后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 每天记 10 个单词, 并加以巩固。每学一个单词, 教师都应要求学生从音( 音标)形(字母书写), 类(词性), 义(中心思想)四方面加以记忆, 并运用归纳、对比、联想等方式记忆单词, 也可将同音词、近义词、反义词、
构词法及习惯搭配等联系起来记忆, 以达到准确、全面记忆单词的目的, 另外还可以适当挑选英语歌曲、报刊文章等来扩大和巩固学生词汇。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 而且也是情感活动过程。学生们听英语、说英语、读英语大多在课堂上, 因此, 要时刻注意保持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充分满足学生学用英语的愿望, 不要因为一些不利因素而影响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教师要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把微笑带进课堂, 将欢乐带给学生。
第二,善于运用多媒体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能活跃课堂气氛, 或能通过场景感染学生。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 若课堂上没有英语气氛, 就会使具有好动和情感易变特点的中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而丧失学习兴趣。而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讨论、辩论、看图说话等分组竞赛等活动方式, 能使学生在乐中学, 做中学, 教学效果更显著。
(三)倡导广泛的课外阅读
高中阶段的英语课已由基础句型转向培养学生的外语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上。但就目前高中教材所选的课文来看,全部是经过改写或国内写译的文章,文中出现的语法现象大多是有规律的单一形式,其内容亦是学生们有所了解且容易理解的,这样文章学起来容易搞通或搞精,从而导致了学生思路的局限性,一旦拿出一篇同等程度的原文文章时,学生就未必能那么吃透了。这就是说仅靠教材课文学习,对单纯巩固学科基础知识是有益的,对提高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就远远不足了,因此我们应当提倡广泛的课外阅读,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英文的兴趣和习惯。许多在课本中理解不了的东西,通过泛读逐渐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解决了,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掌握了“语感”。选择阅读材料,要注意:第一,题材尽量广泛。阅读材料可以是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寓言、日常生活、报道、社会背景、政治经济、史地常识、科普文章等, 要求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第二,体裁多样。叙述、描写、应用、说明、议论等文体皆备。第三,篇幅适当,内涵丰富 准度适中,生词较少。
总之, 培养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教学要把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把精读和泛读结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 教会学生掌握阅读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