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兰碧霞
[导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水平的重要尺度。

        兰碧霞  
        浙江省苍南县第三实验小学  浙江 苍南县  325800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水平的重要尺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习作指导要着重开拓思路,指导学生自由表达。然而,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的情况仍十分严重。那么如何消除这种消极心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我认为作文教学必须打破过去的陈旧模式,大胆创新,去努力实践“知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民族传统教育理念。构建一种与新课标相协调的快乐作文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的空间,引导学生愿写、乐写、会写,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  自主   提高写作水平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作文教学情境能给学生提供材料来源,解决学生作文的“无米之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依情境作文,学生写有依据,自然得心应手,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事物,没有客观事物的存在,则无法表达。所以解决学生“写什么”的材料问题,是首要问题。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大多是事先想好的,教师若能灵活地把握突发而至的情境,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例]1
   有一次下午第二节课后,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彩虹。随着某位同学的一声“看彩虹”的叫喊,我班同学包括我都像箭一样冲出教室看彩虹。有的趴到阳台上,有的看得目噔口呆,有的啧啧称赞,有的甚至流出了口水,我抓住这一契机,趁热打铁。一上课,我便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想象,说说当时的场面,自己的感想,画画这幅美景。同学们说的、画的充满童真童趣,我紧跟一步,让学生把刚才说的写下来献给彩虹姐姐。学生充满幻想:有的写《梦幻七彩桥》,在梦幻中,七彩桥引出一个动人的故事;有的写《七彩乐园》,在彩桥上建儿童乐园;有的写《通向未来之桥》,过桥进入了一个奇妙的未来世界;有的写《爱心桥》,把桥那边的小珊迪、凡卡、小扬科带到我们的教室;有的说要变成小鸟飞到七彩桥上摸一摸彩虹是软是硬,舔一舔彩虹是否像泡泡糖一样好吃。文章充满童真童趣、奇思妙想、个性鲜明,这个生活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真正变“要我写”为“我想写”,尝到写作的乐趣。
        这次情境作文教学抓住了写作契机,学生个个“自鸣天籁”,篇篇作品可谓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脍炙人口、真情流露。既收到良好的写作效果,也对每位同学进行了一次胜于说教的德育,可谓一举两得。
         二、活动体验,激发情感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实践表明,当一个人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便会在内心涌起不能自已的情感,从而激发情感的共鸣。情境教学法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如今已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广泛运用。通常可在作文教学中采用的情境有:问题情境、音乐情境、图像情境、游戏活动情境、悬念情境、激励情境、回忆情境、情感共鸣情境等。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小学生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教材中还就学生习作做出了导向: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实际上,这里强调的是教师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也许那种充满童趣,成人无法体会或感受到的童真、童心、童乐、童语,对于教师来说是那样的浅显而直接,但我们要认识到:这是习作者主体的真实反映,是其认知、理解、情感、思想、语言等综合水平的集中反映,很多是其生活体验的独特感受。如果教师横加指责,或大刀阔斧地大修大改,必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从而抑制其个性的发展。

   
        心理学认为:游戏活动是培养小学生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的主要途径,是决定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主导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儿童不仅容易掌握一些较难的知识,而且十分乐意掌握。长期以来被学生认为是“苦”差的作文,与游戏结合以后,能转化为“乐”事。
   [教例]1
   不久,我采用活动作文法指导学生写《吹炸气球》,一听到吹气球,学生兴趣油然而生。当我把吹炸气球写到黑板上时,学生全场轰动,兴奋不已。我还故意说大风车的董浩叔叔要选吹炸气球的小能手,并附上吹炸气球活动小妙文一篇,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游戏前,我交待规则,场下观众注意观察,喝彩加油,并以命运交响乐伴奏。先指名上台表演,然后小组吹炸比赛,吹后说说自己的感受,观众说说看到的情景、人物表情、气球变化。有的选手说:“别看小小气球,要想吹炸还真不容易啊!”有的说:“多亏我妈生我块头大,否则我降服不了这个小气球。”有的说:“堂堂男子汉,我还怕你这个小不点。”台下观众更是众说纷纭:有的说:“看郑志诚两腮鼓得像青蛙,吹出气球却只有核桃那么点”,有的说:“李浩吹的气球比他的头要大好几倍,加油、加油,随着震耳欲聋的一声“啪”,气球粉身碎骨,骄傲的气球终于败在他的手上……”
        多么富有童趣的语言,这都是活动带来的效果,整堂课学生兴趣十足,积极性很高,不仅言而有物,而且言出真情,个性飞扬。
         三、抓住时机,拓展视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不论大小,只要一牵涉到自己的生活经历就会侃侃而谈。几岁的孩子也如此,他们也有他们的生活范围交际圈。立足于孩子的生活实际,从身边小事入手,引导他们观察生活,写感兴趣的话题,写自己熟悉的东西,使写作过程蕴涵了一种趣味性。孩子们觉得写这样的作文才是有意思的作文,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自学生的心灵深处,渐渐地,他们会意识到:原来,写作亦是一件赏心悦事!作文材料,随处可找,只要留心观察,注意抓住可利用的任何写作时机,往往能写出更加精彩,出人意料的文章。
         [教例]1
         有一次班里的一节体育课,因体育老师临时有事没去上课。班里一些捣蛋鬼便肆无忌惮地在教室里行走、吵闹,有些同学也跟着喧哗,急得班长像热锅上的蚂蚁。我听到吵声,走到班里,顿时,班里安静下来。我严厉地问:“难道你们就没事做了吗?好,现在就把刚才的场面写下来。”也许,才刚刚经历过,他们写得很形象,语句一针见血。有的写:“没有老师的体育课,我们简直像一群无教养的麻雀,管不了自己的嘴。”有的写:“没有老师的体育课,教室成了菜市场,各种‘叫卖声’应有尽有。”班长则写:“看他们那样儿,身为班长的我,能袖手旁观吗?我正想给他们打‘镇静剂’,老师跨进了门……”
         这次作文出人意料,学生感到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写得形象生动,语言辛辣,发人深省。而这次的写作材料,不是正好抓住了这样一个可利用的时机换来的吗?语出真情,充满童趣,写出了特色,想法独特创新,这难道不是归功于这容易让人视而不见的写作时机吗?
         四、自由习作,激活灵性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写见闻、感受、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为了让“自主”更好地体现在作文教学中,有些作文训练,我不框定内容、形式、字数,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面对五彩缤纷的春景,我任学生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由拟题、自由布局、自由表达。学生不再凑字数,兴致勃勃,轻轻松松地遨游于作文天地中。有写春雨的,有写春草的,有写春风的,有的写散文,有的写小诗,有的写童话……写出了孩子眼中独特的春景图,洋溢童真童趣,绽放着灵性的光彩,文章情动而辞发,有声有色,令人神往。
         实践证明,只要利用科学方法,不断探索教学规律,注意抓住生活瞬间、抓住写作的任何一个契机,让学生自主表达,抒发情感,畅思遐想,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多一些趣味,多一些实践,少一些束缚,我想作文教学一定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作文论》叶圣陶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42.4
2、《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语文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