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海霞
陕西省神木市沙峁九年制学校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是提高道德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构建高效课堂,促使学生高效学习,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生长远发展。鉴于此,文章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论述,同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注重知识讲解环节,忽略了利用课堂教学这样的平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在新课改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对新教育形势进行深入解读,将其 教育精髓渗透于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以及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接受程度,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一、严格规范教学考核,教学评价多元化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局,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的实践上,让学生对此学科有正确的理解,现代教学评价强调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激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热情。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药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对学生表现进行实时评价,还可以采取自评、同学互评、小组互评、采用档案袋评定等[1]。例如:在学习《认知自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词汇描述自己,并让他们写出自己对于道德和法律的看法,然后集中收集装入袋中,等到下个学期教师可以让学生再写一次,然后将学生之前提交的自我评价发放下去,让他们自行比对发现其中的不同,这样也能窥见学生思想上的成长和进步。
二、注重提问难易,科学控制频率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控制提问的难易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界限设置有效的提问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内容的难易度。对提问频率的控制,不可一成不变、更不可固化而行,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具体开展过程中频率设计和调整要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准则。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必须在提问过程中关注学困生群体,善于用合适的提问难度和频率增强其学习积极性[2]。例如:在上《节奏与旋律》这一课时,我先明晰教学目标,即帮助学生学会调整自身节奏,掌握融入集体的旋律。为达成这一教学目的,我致力于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升。起初我先向学生提问:“你能否数一下自己在不同集体中有着多少种身份角色 如家庭中是子女,学校里是学生等等。”学生结合这一问题,积极思考,纷纷发言。
然后,我又陆续提问新的问题:“你觉得这些不同身份角色,有着哪些差异?”“当这些身份角色冲突时,你如何处理这种冲突?”学生围绕这些问题相继进行了探讨。这些问题呈现遵循了由易到难的顺序,理解程度更是逐步加深,学生在此基础上逐渐理解了“如何了解自己的节奏,融入集体旋律”,教学达到了目的。
三、引导学生建立起“道德与法治”的自学体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对此学科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阅历。在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打造的创作平台主要为不同形式的学习方案创造平台,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从教学内容、方法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3]。例如:在《情绪调味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即可借包括真实案例、文学作品、小说等在内的各种类型的案例进行关于“情绪”题的描述,在此过程中对其表达方式以及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类别进行"情绪"为题材的思考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忌对其提出过多格式、套路等方面的暗示与规定,完成创作后,在课堂上进行匿名分享,并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该创作中关于观点、价值观和情感等方面的讨论,使学生建立起多种角度思考个人情绪的习惯,使其在面对各种事情时,能更客观、理性。
四、构建模拟场景,感悟教育内容
除 了典型的生活情景教学创造情境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建立模拟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亲身体验中去体会、去尝试、去思考。例如在讲解法律知识之后,可以建立一个模拟法庭,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和原、被告,然后对于一些情况进行讨论。在思想道德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设定乘车的场景,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去体验不同的身份的人乘坐在同一辆公交车中可能发生的故事[4]。过程中,教师既可以设定固定的情节,让学生进行演绎,也可不设定情境,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的设定情境,展开教学。初中生年龄尚小,参与意识、表现意识还较为强烈,采用这样的场景模拟,能够将教材中枯燥的文字转化为一幕幕短剧,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感悟体验,启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处理。教师只有给学生创设表演的机会,让学生从实践中提高对此学科的认识才能让学生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学习效率自然就有所提高。
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强引导,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道德观念和法治知识,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到良好的锻炼。在提升本学科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完整系统的教学方案,然后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明显,学生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而这也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马龙门.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22(08):260-261.
[2]吴佳佳.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03(07):240-241.
[3]陈开洲.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13(03):131-132.
[4]虞晓波.新课改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5,25(0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