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华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大都中学,广东 梅州 514437)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的技能。近年来我国对基础教育不断普及,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也被提上了日程,成为初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学科。因此不少信息技术老师也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其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也被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本文主要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种的应用情况,并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谈谈如何有效促进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引言:
信息技术这一门课具有非常强的技能性以及知识性,不仅需要学生熟记电脑知识,还需要学生熟练操作电脑,而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并且要熟练的掌握多种信息技术软件。任务驱动教学法则更加注重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要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1]。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忽视信息技术这一学科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和中考科目相比,信息技术这一门课所占的课时还是比较少的,而且大部分的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甚至学生家长都不太重视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目前信息技术学科也属于考试科目,但是相对中考科目而言,地位有所下降,而且学校领导认为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实践去学习信息技术[2]。这就会严重影响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观。老师和家长对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也只是要求学生及格就好,这种过于简单的要求使得初中学生无法意识到信息技术知识对自身的重要性,所以就会忽略这一学科,从而严重阻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因此目前还是有很多的中学忽视了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重要性。
(二)中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一般来说老师的教学能力,会直接决定信息技术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而对于大部分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很多老师都还处于了解阶段,或者是没有真正意识到任务驱动教学法对这一学科的重要性,有的老师更是不愿意转变自己熟悉的传统教学方式,认为自己多年教学积累下的教学经验会比现如今热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效的多,因此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经历去组织和落实[3]。从另一方面来说,很多老师都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习惯了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中心,总是不断地灌输信息技术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无法在一时之间转换教学主体和教学方法,这也间接反映了老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十分不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引导学生接受任务学习
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是初中生刚接触的一门课程,但信息技术老师要想重新应用一个新的教学方法,就需要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适应新的教学形式。因此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老师要时刻留意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在入门的同时感受到趣味性,这有利于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任务。在新课改的今天,学生已经成为课堂的主人,占据主体性,因此老师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将信息技术的学习任务满足学生的学生需求。信息技术这一课程,学生更倾向于操作,所以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尝试将学习任务和游戏结合在一起,把握初中生的爱玩这一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掌握相关技术知识[4]。例如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打字,但传统的指法练习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因此老师可以安装一些有关指法练习的游戏软件,例如“金山打字游戏”让学生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摸清键盘的位置,从而掌握指法规则。
(二)设计任务活动时要保证可行性
老师在设计课堂学习任务时,不仅要考虑任务和信息技术知识有没有关联,还要考虑学习任务是否具有可行性,设计任务时要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境相贴近。在教学阶段,学生会接触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知识,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地引导学生质疑、求新,把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另外老师还需要设计学习任务和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将学生的生活和课本知识相结合,从而达到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老师还必须要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或合作讨论,让学生自主思考学习任务,在学生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之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细分和分解,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在任务驱动学习过程中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例如在讲解《网上查找信息》的时候,老师可以侧重于讲解学生不懂得地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查找自己喜欢的话题,另外老师还可以将具有同样问题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让小组一同寻找相关信息来解决问题。总之老师要确保这类信息技术学习任务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要符合课堂中的教学要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划分细节任务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关键词,然后再引导学生打开引警搜索内容时,这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能够起到一个显著的积极作用的。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认真、谨慎地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减少失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达到信息技术的教学目的,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为以后融入社会奠定一个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留学生, 2016, 000(02X):P.237-.
[2]戈东岩.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 000(004):217-218.
[3]杨博.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学教学参考, 2015, 000(020):124-124.
[4]桑涛.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消费导刊, 2009(13):161+163.
[5]张巍.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C]// 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八卷).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