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双龙
科尔沁左翼后旗特殊教育学校 内蒙古 通辽 028100
摘要:信息技术是可以促进社会发展的一门课程,未来有着对人才很大的需求量,这样看来,在小学阶段进行启蒙教学就很重要了。所以,生动有趣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是未来信息技术人才的摇篮,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会间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提升效率;策略
引言
信息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以重视,通过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信息化技术课堂的学习兴趣,实现信息化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1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学习能力极强的一个阶段,可以趁这个时间打下良好的基础,正确引导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在未来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而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堂是他们接触信息技术最主要的渠道,所以,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2影响课堂效率不高的因素
2.1学生的意识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小学生终归还小,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上比较自觉的孩子会认真听老师讲,而不自觉的孩子只会偷偷地玩游戏或者做其他事情,就算都比较自觉,学习能力的差异,也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的两极化差异。
2.2老师对课堂的不重视
许多老师对待小学生信息技术课所持有的态度就不端正,认为孩子还小,让他们自己玩就行了,所以许多孩子学不到知识,只会玩网页小游戏。尤其是当小学生面对自己人生中第一次比较大的考试时,老师通常会把信息技术课换为语文、数学等必修课程,足见老师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
3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建议
3.1探索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不管是知识还是技能,孩子只要感兴趣,都会去主动学习。对于这门课来说,只要能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他们就会去积极主动地探索,如此一来就能间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十个手指找朋友”活动中,学生最开始就需要标准的指法,可以用“连连看“”找朋友”等游戏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3.2建立情景模拟教学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期间,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通过情景教学模拟的设置,帮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环境中汲取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行为,提高学生对信息化技术课堂的适应能力,保障学生学习信息化技术教学的最优化。情景模拟教学的创建为学生提供了适宜的学习环境,在该环境中学生将全身心投入到信息化技术的探索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例如,教师在教学社交通讯工具时,可以引导学生注册QQ、微信、邮箱等,并要求学生尝试使用此工具进行简单的会话、邮件发送,可以是发送文字、图片、表情等,使得学生了解到信息化社交工具交流的多样化、方便化,促使学生明白信息化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日常通讯交流方式,借助网络通讯工具即可实现在线聊天,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简化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通过该类社交工具的学习,促使学生了解信息化社交通讯工具的强大作用,并能够熟练掌握其使用。
3.3理论联系实际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这门学科不但要求学生有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老师在教授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基础理论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教授完理论知识以后,留给学生自主操作的时间,并在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便于学生掌握正确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在“天天多媒体作品的美化展示”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老师应让学生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由学生自主制作并美化,并在课堂上公开展示。
3.4分配任务,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了满足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界要求教师在教学课堂中重视对信息化技术课程的开设及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及竞争能力。尤其是小学生时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信息化技术课程的开展就显得至关重要,良好教学方式的设计将为学生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对信息化技术课程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学习意识,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质量。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老师和学生严重缺乏交流与互动,老师只负责讲,学生只负责听,一节课将近40分钟,老师讲得很辛苦,这种模式很枯燥,学生很难将注意力一直放到老师身上,更何况还是小学生。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老师要将主动权尽量交给学生,多与学生互动,例如可以通过“计算机画图比赛”“电子手抄报比赛”等方式,要求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这些不仅可以用来互动,也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能够从其他同学的作品中找到自己遗忘的知识,以及能够将自己学到的新技能分享给其他同学,这样可以做到共同进步,还有就是通过讲一些笑话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注意力再一次集中,这些都是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效率的办法。
3.5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这个建议主要针对老师,要合理地规划上课时间以及内容,内容少了,浪费课上的时间;内容多了,学生难以消化,所以安排好每节课的时间就显得很重要。至于如何安排还要及时地和学生沟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就比如电脑的构造、开机方法等基础性的知识可以不用花太多时间,对于之前学生没有接触过、完全陌生的东西则要掰碎了进行耐心的讲解。其次,关于信息技术的许多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老师讲解过程中要形象生动,不能讲死知识,并要求学生积极探索其他未知的功能。
结束语
综上述,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信息化的新时代,新时代的小学生是幸运的,处处享受着信息化为他们带来的便利,但是也需要他们顺应这个时代的潮流,积极学习信息技术,以便在未来某一天跻身到提升信息技术水平的行列当中去,为信息技术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的小学生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尽管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但是研究发现学生上课的效率一直不高,效果不尽如人意。
参考文献
[1]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J].彭耀星.??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19(03)
[2]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廖丽君.??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