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探究——以逻辑思维培养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朱腾亮
[导读]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性,是培养高中生逻辑思维重要的途径

        朱腾亮
        广东省 湛江市 徐闻县第一中学524100
        摘要: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性,是培养高中生逻辑思维重要的途径。而议论文,作为一种具有理性精神、以理服人的论述类文本,与逻辑思维的本质十分契合。议论文虽然写作题材不限但也需要学生具有逻辑思维,这样才能选取正确的角度、新颖的立意、缜密的作文。因此,教师要以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逻辑思维

        引言:具备正确的判断信息来源、理性分析信息背后逻辑、合理筛选所需信息资源、辩别错误言论,是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是高中生走出课堂成为合格社会公民所必备的品格。因此,文章针对当前中学生逻辑思维品质普遍不足的现状,聚焦议论文写作训练,并对逻辑思维在作文写作中的运用,提出可行性的策略,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作文虽有“自选文体”的要求,但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时,经常会突破“文体”的基本规范,常有“文体”不明现象发生。如,他们的作文结构缺乏严谨的逻辑,论点论据也缺乏说服力的必要材料、例子等。一篇真正意义上的议论文,应该有自己独到的思考、见解与观点,围绕论点、阐明己见、有的放矢。而现在的高中生在写议论文时,多是思维固化,人云亦云,甚至是片面理解一些观点进行阐述,其逻辑思维严重缺乏自己的深入思考,对议论文写作显然没有兴趣,他们写的议论文也没有任何意义。这些现状问题产生的原因,都是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化,习惯被动接受,不会去主动思考,更不会去质疑与反驳。现阶段我国高中生在写议论文时,仍多是“三段论”模式,即以“论点+论据+论证”这样笼统的结构进行撰写文章。常表现为简单地提出论点,稍微加一点举例说明,通常不思考观点的正确性。这样的文章没有充实的例证作为支撑,论点论据显得单薄,无所依靠,正确性就有待考证,内容也就寡淡无味,如同嚼蜡。
二、逻辑思维视角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让学生写前对写作素材进行质疑
        逻辑思维视角下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就不能按照以往的作文教学过程,即“给题目、写作文、评作文”,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写作,缺少思维的磨砺,教师要重视写前指导,让学生面对题目时有所想、有所疑、有所思,然后再有所写。因此: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民主的写作交流课堂,把学生写作的思绪与热情全部调动起来。这样的环境,能够激起学生交流,学生的交流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学生的思考才能碰撞出写作火花,其次,教师提供的写作素材要适宜。逻辑思维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给出的写作内容要适宜,不宜过难,也不宜简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这样学生才会结合自身的认知,置身于写作素材之中。

同时,教师提供素材时,不要带有自身的情感和价值倾向,要客观公正,只有这样,学生的逻辑思维才会在正常的轨道上成长。面对写作素材时,学生的脑海中可能会有一堆想法,这些想法可能大多是不成熟的、是模糊的、是一个范围。这时学生向教师提问,是想让教师帮助它对自己的写作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同时也表示学生在思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会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写作目标、捋清自己的行文逻辑、明确自己的论据论点,让自己的思维更具有逻辑,议论文内容更具水平。
(二)读写结合丰富学生议论文写作依据
        写作与阅读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弥补、相互依托的,逻辑思维视角下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也是如此。对学生而言,无论是对议论文题目的理解,还是在脑海中寻找论点论据,都离不开在平日阅读中的素材积累。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要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例如:学生自主拓展阅读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方向的指引,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有效阅读,像一些社会热点、时事新闻、名言警句、杂文评论等,同时,这些阅读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的认知经验范围内,可以理解、可以接纳、可以学习的阅读内容,并且也要具有逻辑,篇幅也不宜太长。
(三)在思辨性阅读中培养写作思维品质
        思辨性阅读中的写作促进策略具体包括:(1)引导学生在质疑过程中提出更加新颖的想法与观点,从而使学生在具体写作的时候能够产生新思路。学生读的全过程也是其思考的全程,通过阅读,高中生就能够有效了解到作品中的语言、表达的情感、谋篇布局等,从而使高中生思维变得更加敏锐。对于高中生来说,其思维已足够的敏锐,一般可以使学生在具体写作时更具有创意,并对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进行充分表述,以此使学生的写作更加有话可说。(2)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培养高中生思维能力。例如,对“亲情”的主题文本实施阋读时,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作家对于“亲情”的描写文章进行阅读,或者是对同一个作家写出的不同文本开展阅读,并指导学生加以对比,学生经过阋读比较,就能受到相应的启发,以此使学生写作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使学生写作的思路得到有效扩展。(3)语文老师需鼓励学生以辩证的眼光开展阅读,文本当中在对相关问题实施分析时,通常只能表达出作者自身想法,而语文老师开展教学时,则不能只按照作者自身的观点表示自己的观点,而大部分问题通常有两面性,语文老师就需要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辩证的思维进行文章阅读,从而使学生写作时也具有辩证思维。
结论:总而言之,教师在明确了逻辑思维在高中议论文写作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后,要针对学生现有的问题现状,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从写作、阅读、教学活动等多面进行逻辑思维的渗透,让学生能够以“智者”的身份去看待身边事情的发生,不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主见与观点,让自己的逻辑思维与议论文写作能力都能够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黄慧君.高中语文时评类作文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6):89.
[2]郑夏薇.基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探究[J].课外语文(下),2020,(7):125,127.
[3]柏飞.高考视野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2020,(27):2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