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照常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中学
摘要: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以渲染思想为主的课程,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课程,是一门提高学生社会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强调自身发展的同时具有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具有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的同时也要有社会参与。基于家国情怀的教育构建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需要老师做好详尽的科学教学预案,目的是将家国情怀深深的根植于学生的心底深处。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 家国情怀 教育
家国情怀是我国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组成的一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新的时代里,我们要继续传承家国情怀,在高中思想课程教育教学中传承和发扬家国情怀是全面深化改革,培养新时期合格中华儿女的需要,因此老师要学会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言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在理性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一、在现实情景中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要想真正落实家国情怀的教育,教师必须要升级自身的教学观念,高中阶段是同学们获取知识和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课堂内容丰富、老师教学严谨能让学生们对知识点掌握印象深刻,更好地去感知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所应该传承的责任和使命,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以境促学,创设情境,从高中生的周围环境引入,使其更加容易接受,感受思想政治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加明白思政课学习的重要性。教无定法,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都应该不断完善应用于课堂。在思想政治课堂要想高效进行,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
比如在讲授“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节的时候,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的了解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和基本内涵,牢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可以创设不用的场景,课下积极收集相关的资料和视频,教师通过课件的形式将这些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知不同时代被笔者记录的爱国情感的传承,同时感受当今时代国家的繁荣昌盛,学生们的国家认同感就会油然而生,爱国情感也能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1 ]
二、在家国氛围中渲染培养家国情怀
教师要用心挖掘出教材中可以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素材,在讲述完学科知识之后,自然而然地总结升华,引入家国情怀培养的内容,结合所学内容和社会时事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培养学生的社会关切和家国情怀。要注重教材上所学内容与当前社会时事相结合,更能够激发学生作为当代新一代青少年的家国情怀,以及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可以在音乐、视频等渲染出来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高峰有首歌叫《大中国》,歌中唱道“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呀…”像这种耳熟能详陶冶情操的歌曲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合理的使用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去为学生搜集资料,应用于课堂教学或者广播播放等途径,还可以组织校内班集体红歌演唱比赛、诗词大会等文娱活动,营造浓郁的家国氛围,让学生树立国与家紧密相连的认知和感悟,进而贯彻学生家国情怀的信念,以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三、在交流与反思中加深家国情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通过认真研读课标,用心设计教案,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和规范。循循善诱,慢慢提升高中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个人素质、社会关切及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为了进一步加强家国情怀教育,管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资源,以趣促学,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找一些符合主题且能吸引到学生兴趣的素材,吸引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组织学生们进行交流和反思,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家国意识和思想观念。
情感素材有很多不同形式的分类,有诗词类、故事类、材料类、名人名言类等。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南宋文天祥被元朝俘虏后誓死不降、英勇就义的故事。岳飞抗金、精忠报国的故事等等。还有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被世人广泛流传并在脑海里形成了深深的烙印,类似于这种的爱国素材还有很多。高中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中,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还可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加深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方向,“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度评价思政课教师队伍在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催人奋进。当前思想政治学科的家国情怀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思想政治于个人而言,是接受德育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思想境界的重要学科,它在我们和他人沟通交流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学好政治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是高中生在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以缺少的重要因素。每一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都须将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作为终极教育目标,以此来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关于全国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2016-3-30.
[2]钱爱文.浅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人才资源开发,201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