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金
贵州省兴仁市民族中学562300
摘要:地图技能包括地理位置图、地形图、剖面图等识别和绘制。由于地图的绘制和识别难度较高,且在高考中所占实体分值较低,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被教师忽略,但当前高考中地图技能所占据的隐形分值越来越高。基于此,以下对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图;高中地理教学;应用分析
引言
地理地图技能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提升知识的应用性,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为后续教学内容以及其他科目的学习都有积极影响。地图技能通过图像语言和数学法则来构建问题模型,帮助学生关注题目的侧重点,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
一、增加地图技能学习课时
地图技能培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高中教育教学团队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技能学习课时,提升教师的教学力度,为学生的地图技能不断夯实基础,使其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和提升自身地图技能。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内容授课完成后设立相应的地图识别与绘制课程,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统一整理映射到地图当中,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此类地图的识别和绘制能力。
二、优化教学模式,合理使用地图
高中地理课堂使用的地图主要分为概念图、原理图、分布图以及统计图四种。概念图主要用于区分概念,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内容含义,如地球内部圈层中的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等;原理图则是将地理知识点中的原理具体展现出来,如地理封面气旋图;分布图则主要表示地理现象或地理要素具体分布的图形,如世界洋流分布图、季风气候分布图等;统计图则是将某个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绘制成图表,一般用以佐证相关地理规律或解释地理概念,以折线图和曲线图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灵活使用图表,让学生对于相应的教学模式有依赖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和尝试使用地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在积累和练习中不断提升地图技能。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内容,基于相应的知识点设计和制作图表,适当情况下也要贴近实际,搜集生活现象和现实场景的地理案例,绘制成地图,辅助教学,提高地理课堂亲和力和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自然灾害的相关课程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经常发生自然灾害的地点并分析原因,诸如日本多发地震是什么原因、美国会出现龙卷风是因为什么、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让学生根据自然灾害分析地理因素,结合地理因素去制作地图,了解地理特征,明确知识点,梳理知识逻辑。
三、实践为本以绘制地形图
单纯的课文知识难以让学生对地形图形成自身认识,从而对等高线等难以正确的理解与绘制,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设立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其在实践中体会和领悟地形图中各标志所表示的内容,使其具备独自绘制地形图的地图技能。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山岳的形成》授课完成后,根据学生时间安排相应出游实践活动,教师在山岳实地为学生讲解山岳中各地理现象形成的成因和过程,在出游结束后布置绘制简易地形图的任务,锻炼学生地图与实地的联系能力。
四、激发高中生的地理读图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借助读图这一方法灵活的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就应该大力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读图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地图、多研究地图,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其中的乐趣。很多学生抗拒读图学习,其实是因为他们害怕犯错、害怕遇到挫折,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所犯的错误。教师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愈挫愈勇的读图精神,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我。教师要尽可能地将地理图片向多元化、趣味化靠近,避免一成不变的地理图片让学生反复阅读,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进行《工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工厂进行研究,分析每个工厂所在地地理位置有何特点。然后再为学生提供类型丰富的地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某些进行阅读分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合作交流中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
结束语
地理作为高中文科教育教学中的主要教学科目,受到教学人员、学生自身以及学生家长的广泛重视,但地理科目与其他文科科目有所不同,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深刻的理解而不是背诵,因此教师与学生在地理科目中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却收获甚少,而培养学生地图技能在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因此需要各大高中地理教学团队正确理解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技能培养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霞.摭谈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甘肃教育,2019(16):184.
[2]印莉.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刍探[J].成才之路,2019(17):31.
[3]刘珍.地图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