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情感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1期   作者:吴玫琦
[导读]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时代的呼吁
                             
        吴玫琦
        四川省南江中学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时代的呼吁,爱国主义教育是各科教学的共同关注点,很多的学科教学只关注本学科知识与技能培养,忽视了思想教育,还有老师认为,地理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学科内问题,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德育教学的任务,不能本末倒置,坚守学科职责,不越俎代庖代行其它学科的职责,看似有道理,实则是错误的看法,因为现代教育提倡学科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整合学科知识,优化德育教育,树德立人。我在近几年地理教学中,潜心于地理学科教学中爱国主义渗透的课题,开发地理教材中爱国主义题材,以新课标为导向,以教材为蓝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爱国主义教学效果,本文谈谈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与同仁商榷,进一步完善地理教学方法。
  一、地理学科渗透思想教育的独特优势分析
        地理学科是一门讲述地形、地貌、气候、地方风土人情、物产等学科一门学问,涉及知识十分广泛,可以说给学生塑造了可视可听宇宙世界,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认识世界之大,宇宙之浩瀚,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万物之丰富,文化之辉煌,感悟万物之灵的人类的伟大智慧,天地造物无穷的力量,启发学生的智慧,启发学生宇宙期情怀。
        它是一部活生生的爱国教材,德育教材理论色彩比较强,比较抽象,学生听起来比较空洞,爱国主义感性的题材较少,如果激发学生内心爱国主义情感需要收集爱国主义素材。地理学科与德育学科相比较,地理中爱国主义题材更加丰富,视听化更强,教材全方位拓展学生的视野,比如我们讲到中国地理:“我国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海岸线一万八千公里,东方乌苏里江曙光高照大地时,西方的帕米尔高原还是一片黑夜,北国还是冰天雪地深冬,南方已是初暖花开的季节。”,简要的描述,可以给学生无限的想象力,感悟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万千,物产丰富,不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且激发学生对祖国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
        教材阅读材料中,还有关于名胜古迹的介绍,例如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建造于秦朝,工程巨大,兵马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形象栩栩如生,工艺精湛,形象展示秦朝军事家布阵对垒的严密攻势和庞大冷兵器阵营,一幕幕历史画卷展现学生眼前,秦始皇塑像给学生深邃的思考:旷世雄才降苍天,气势磅礴呑宇寰。虎腰巨臂挥日月,战血泊尸守秦关。金戈铁马驰万里,白骨累累铸桑田。纵横捭阖统七国,战功赫赫写史篇。百家争鸣评功过,华夏精英亦璀璨。学生感悟中国历史沧桑巨变,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畅,爱国主义自豪感在胸中澎湃。


   二、地理教学中爱国主义题材挖掘的原则
        1、分类整理的原则
   中学地理教材爱国主义题材十分丰富,为了我们便于教学,我们需要通读中学地理教材,把教材中的物产、名胜古迹、资源、地方善良风俗、爱国故事分类整理,在地理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渗透其中,激发学生学好地理知识,充分开发祖国资源,理解祖国战略决策,比如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由于过去过度开采,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国家提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国策,我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珠港澳大桥的建设,向世界展示伟大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效率,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献身祖国的地理视野。
        2、衔接德育思想工作的原则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科教学力量,聚焦学校德育教学目标,形成强大的思想教育阵容与合力, 因此我们地理教学衔接学校的爱国主义教学计划与内容,制定相应计划,寻找学校德育计划与地理学科衔接点,制定教学进度,思考落实方案,我们不能脱离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例如我讲到东北区域地理时候,除了介绍东北的丰富的物产时,还了东北抗日联军抗战故事,学生深深被冷云、周保中、杨靖宇英勇抗日的事迹所感动,感悟东北是英雄的土地,抗日先驱,
         深深打动学生爱国之心。
三        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1、地理教学渗入爱国时事新闻题材
         我在上地理课时,常常把地理课堂与时事新闻结合起来讲解,效果很好,例如我在讲到南海时,南海有个钓鱼岛、黄页岛,我利用新闻材料讲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宋朝沈括测量地球子午线的长度,选择中国最南端就是钓鱼岛,日本不顾国际舆论力量,悍然发动军舰骚扰我国南海,随意扣押我国的渔船和滥捕渔民,我国海洋巡逻舰坚决捍卫我国领海权,对日寇的军舰予以还击,寸土必争,寸权必夺,学生心潮澎湃,信誓旦旦,好好学习,保卫祖国,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根植在学生心灵的深处。
2、  在比较中感悟中国力量
比较是认识事物一种高效率的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我在地理教学通过比较,学生清晰看到我国优势,比如讲到国土面积时,我国幅员辽阔,我国的面积时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美国930万平方公里,日本33万平方公里,英国37万平方公里,学生通过数字比较,感受到祖国疆域十分广大,身为一个中国骄傲,把改革我国经济发展数据展示,学生看到了祖国发展十分迅速,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列举了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森林面积、生态环境等,学生也感到我们要实行低碳经济,保护环境,把爱国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