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育环
大埔县教师发展中心
摘要:由于英语是外来语种,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语言体系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解码能力、理解能力、文化意识等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达到提升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而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正是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因此,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中高年级,如何开展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中思维导图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又称心像图或心智导图,是英国人托尼·巴赞根据人脑特征设计的一种以直观形象图示来标示概念之间关系的一种思维记忆的方法,指将相关的词或者图形围绕着词的中心,结构化、框架化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充分发挥联想,促进师生交流,有效整合课程学习,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思维导图的意义在于:(1)提高学习速度和效率,使学生可以更快地复习整合新知识和旧知识。(2)激发学生的创意与联想能力。将各种分散的资源、智慧等融会贯通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3)让使用者可以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并且可以顺利地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阅读核心素养的培养
目前,许多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往往重视语言、词汇、语法知识等的讲解,却没有很好地依据学科内容教授语篇背后所传达的寓意,提升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学生普遍存在阅读兴趣低,词汇量小,阅读量小,阅读频率低等问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缺乏良好的阅读体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阅读品格的养成。可谓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2.教材内容不够多元化
我国小学教材中阅读材料有限,内容单一,不够多元化,教材中对话阅读材料占据相当大的一部分,而日常的对话内容本来就很零散,学到最后就是认识几个单词,了解几句常用语,导致学生一见到长的句子和文本就觉得头大,最主要的是趣味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影响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高度,不利于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包括“阅读能力”与“阅读品格”两大要素。阅读能力由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文化意识构成,阅读品格包含阅读习惯与阅读体验。结合当下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可从阅读行为、阅读频率和阅读量三个方面对学生阅读习惯提出合理建议;阅读体验则强调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的情感成果,包括阅读态度、阅读兴趣和自我评估三个要素。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呢?
(一)用思维导图创设愉快的阅读体验,激发阅读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做到充分了解每名小学生,主要了解的内容包括:小学生所具有的兴趣爱好,小学生的情感世界以及思想世界等。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根据自身所了解到的结果,有的放矢地绘制思维导图。
如教学PEP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5 Story time 时,在讲故事环节可引导学生绘制以下思维导图: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趣味性、新颖性因素充分融入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小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并吸引小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注意力,增强小学生对阅读课堂的新鲜感,进而激发小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也唯有具备这种兴趣,才能使小学生真正喜爱上英语阅读,使其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阅读,从而在这种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阅读水平,实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目标。
(二)用思维导图扩大词汇积累,提高解码能力
英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词汇的学习与积累。阅读文本最重要的也是要认识词汇。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多积累,认识的单词多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更容易了,这也有利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呢?首先,在学习一个新单词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与之相关的近义词、同音词等等进行拓展,让学生进行统一的归纳和记忆。同时,还可以绘制思维导图把同类词汇进行归类学习,扩大学生词汇的积累。
如教学PEP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4 Let’s learn 时,可引导学生绘制以下思维导图:
通过绘制以上思维导图,不仅扩大了兴趣类单词的词汇量,还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让学生有话说,也敢说,更会说。
(三)用思维导图厘清文本,提高理解能力
老师要理解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及优势,重视英语阅读教学。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设计教学,会造成小学生对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对英语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因此,在当前新课改的过程中,老师要改进英语教学理念,重视对阅读能力的培养。老师要正确看待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完善阅读教学模式,提高阅读教学水平。在讲解英语阅读片段时,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出文章的知识结构,这种图文结合的形式和枯燥的文字比起来,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更帮助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
如在教学PEP人教版Unit2 Read and write时,为帮助学生快速读懂文本、厘清文本,可引导学生绘制以下思维导图:
(四)用思维导图进行深度阅读,提高文化意识
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深度阅读能力,学生就需要加快阅读速度。但是,许多学生在进行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忽略其中的某些细节,这时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阅读,用好学科内容教授语篇背后所传达的寓意,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比如,在学习Festivals这一单元的阅读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为学生拓展教学资源,使学生增强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厘清以“节日”为主题的知识点,带领学生感受各个国家不同的节日文化,使学生提高对中外节日文化习俗差异的认知。
总之,思维导图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白家碧.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9,(65)
[2]徐媚.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7)
[3]张薇.试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英语广场,2020,(21)
注:本论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YQJK453)的研究成果